北京地区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利用模式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在当前国家产业转型时期和我国目前快速城市化等多种原因的驱使 下,在城市中遗留了许多的工业园区,厂房建筑等,本文主要基于工业遗产保护 与更新角度的探讨其周边土地利用模式。 分析研究工业遗产的改造背景以及对周 边空间环境的影响, 同时探讨总结周边土地的利用对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具有积极 意义的开发模式。 关键字: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开发模式更新与保护 目前中国高速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土地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 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的同时,城市自身也不断进行更新和土地再利用。另外,我国 现阶段正处于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同时由于城市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求传统工业搬出城区,向其他区域发展。 这就使得中国城市开始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城市内在 19 世 纪束 20 世纪以及建国初期大量兴建的传统工业逐渐衰退。本论文研究范围主要 是工业遗产边缘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针对工业搬迁,工业遗产场地更新保护等 不做研究。 相关研究 针对工业遗产的概念,2003 年 7 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所通过的保护工 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中是如此定义的: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遗存组成,这 些遗存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是科学上的价值。这些遗存由建筑 物构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工厂、矿山、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 用和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筑物及所在的场所组成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 所(如住宅、宗教朝拜地教育机构)也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工业遗产周边区域主要是指在围绕工业遗产紧邻周边区域的在城市总体规 划中有明确规划功能的土地区域。 上个世纪, 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都处于加速时期,大工业在城 市地区集聚发展, 人口向大中城市涌入等等蕞终导致了城市结构的深刻变化,产 生了更多了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城市更新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从而成为城市 规划实践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工业遗产有着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稀缺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 价值等多种价值因素更应该加大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针对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利用 模式的研究不仅能够提升是周边环境的协调, 更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作者采用现场问卷调查、 文献查阅、分析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地区多个工 业遗产以及其周边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现状问题,总结可利用的经验,对 以后更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现状分析 对于作者所调研的北京地区工业遗产调研情况分析, 现状部分可以分为两个 部分: (1)工业遗产自身保护更新开发模式现状分析; (2)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利 用模式现状分析。 2.1 工业遗产自身保护更新开发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工业遗产自身保护更新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城市公园 首钢工业遗产公园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 将原来场区中的炼钢炉等 工业设备保留,改造原来场区设备,运用景观设计、行为设计等处理收受,展现 产业美学特点,同时保留原来的植物,扩大植物栽培和绿地面积供居民游憩,休 闲充分体现了,社会和谐共生,自然生态的场地特征。 (2)更新为展览馆或者博物馆 将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企业旧址保留, 并改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博物 馆向市民开放,如北京首云铁矿博物馆厂房和设备形态,作为铁矿的博物馆,通 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向观展者展现企业自 59 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 外矿山勘察开采的过程。 (3)开发为创意产业园 每一个来北京的人都想去 798 艺术街区游览,感受艺术气息。798 艺术街区 利用 1951 年建立的电子厂遗址,采用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理念,利用厂房改造成 为雕塑工作间或者画廊,展现艺术特色。 (4)商、旅、文联合开发发展模式 垡头工业区内的部分场地和建筑被重新规划后, 北京蕞时髦的游乐园——欢 乐谷拔地而起,其东面高耸的七个大烟囱,就是工厂搬迁后,在被当作固体垃圾 拆除的蕞后一刻才保留下来的工业遗产,游览者可以在欢乐谷内尽情的游玩,同 时也能感受北京工业文化、购得心意趣味商品。 2.2 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利用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工业遗产周边的土地利用模式,与原来工业性质有很大的联系。主要可 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以林地为主要功能的土地开发模式
针对北京地区的一些工业遗产项目调研,发现原来的工业性质是第三类工 业, 或者需要设置防护林地的工业遗产地,其周边一点距离范围内目前仍然保留 着原来的防护林地, 或者已经改造成为休闲绿地。比如北京的首钢工业遗产地的 周边,目前仍然是林地加绿地的土地开发模式。这种土地利用模式,目前主要应 用于北京郊区周边的工业遗产地区。 (2)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土地开发模式 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周边土地开发模式, 主要是延续工业遗产地原来的建筑功 能进行开发。原来工业遗产地周边地区是场区的住宅或者其他的一些后勤用地, 随着城市发展, 以及周边土地的开发作用,周边的土地的利用就延续了原来场区 的用地功能,更新保护原来的基础设施。 (3)以商业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土地开发模式 由于工业遗产地开发的较早,目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已经开发成为了 北京的旅游景点, 这种工业遗产周边的土地利用就以服务遗迹开发为主了。北京 的 798 艺术区,目前在国际、国内都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周边的土地开发了 商业市场、酒店等以商业服务性质为主的土地利用模式。 (4)周边土地混合使用和土地利用多样化 土地的混合使用和土地利用的多样化主要指多种城市功能相互混合的土地 利用开发模式。北京的欢乐谷公园的开发建设,带动了周边多种产业的发展,围 绕欢乐谷周边,新建了商业中心,居住片区,教育基地等等,不但提升了周边的 土地经济价值,更激活了城市片区化发展的模式。 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利用模式影响因素探究 北京地区的工业遗产周边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开发, 不仅仅是对工业遗产功能 上的补充和辅助, 更是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更新提供有利条件, 对提升城市特色, 延续城市生命力提供基础。 工业遗产周边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功能 与工业遗产本身的开发利用功能相配合,激发区域活力,增加区域影响力。 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使得区域得以发展的前提,这需要更多功能的复合。功能的互 补, 功能的相互协调同时能够提高区域的生态效应。比如在一个已经开发为博物 馆的工业遗产周围,开发商业服务中心,居住,教育等功能,能够给区域带来人 气同时,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