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发布

admin8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7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池梦蕊)近日,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中英文版)(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梳理了2020年度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数据、政策措施、重大事件、趋势特征,客观反映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年度基本情况,同时,结合首都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白皮书》指出,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引发文化产业变革的特殊之年、不平凡之年,面对疫情冲击,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攻坚克难、应变求进,在复苏与创新中交出合格答卷。新冠肺炎疫情给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文化企业生存面临严峻考验,内容生产与供给受到较大影响,线下聚集型文化消费受到明显抑制,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与交流方式发生显著变化。面对危机与变局,北京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迅速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扶持、企业自救与社会各方支援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稳步复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精品内容创作鼓舞人心,创新业态层出不穷,产业抗风险能力与应变能力不断提升,开创了复苏与创新并进的发展新局面。

  《白皮书》显示,2020年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抑后上扬,全年整体保持增长,彰显出强大韧性与潜能。根据统计年报数据,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合计15420.8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5557家,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5119家,同比增长6%;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资产总计24947.4亿元,同比增长23.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占比超过九成,凸显优势行业主导地位。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合计13955.9亿元,同比增长16.6%,占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总收入的90.5%。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四大行业领域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总收入的89.7%,凸显出优势行业的主导地位。受数字内容生产的引擎拉动,全年规模以上内容创作生产领域实现收入合计3069.9亿元,同比增长达47.6%,在文化产业各行业领域中增速蕞快。

  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新活力,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力量。在科技创新和变革推动下,顺应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新业态与新模式蓬勃兴起,疫情时期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云看展”“云演艺”“云视听”“云旅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文化类直播、沉浸式体验项目精彩纷呈。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916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61.3%。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5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59.9%。

  文化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文化科技型企业发展强劲。“十三五”期末,北京上市文化企业占全国三成,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占全国三分之一,文化领域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左右,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名单、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和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0年新增上市文化企业14家,首发融资规模372.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6%、667.7%,创下近20年来北京新增上市文化企业数量的新高峰。全年共发生融资事件378起,占全国的21.2%,资金流入规模达616.82亿元,占全国的22.7%。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涉及资金91.11亿元,融资规模居全国首位。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持续深化,“一企一策”推动北京发行集团、北京文投集团等企业改革发展。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72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51.7%。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近六成。

  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日趋清晰,主题功能空间成为产业增长极。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以中轴线申遗推动文脉复兴,统筹推进长城、大运河和西山永定河等三条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促进老城整体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衔接。2020年共认定10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名)、78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98艺术区成为北京首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工作深入推进,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中由老旧厂房改造的园区占60%。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加速建设,北京环球影城、台湖演艺小镇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文化供给更加多元,文化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围绕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题材,创作出电影《夺冠》、电视剧《什刹海》、京剧《李大钊》、京歌《战疫情》等一批优秀作品。网络视听、网络游戏、数字阅读等线上文化产品供给大幅增加,“电竞北京”、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品牌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体书店数量逆势大幅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万人拥有实体书店指标任务。线上文化消费成为新常态,文化消费数字化、圈层化、年轻化趋势进一步凸显,盲盒经济、国潮消费成为新亮点。2020年北京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94.29亿元,同比增长25%。

  国际文化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文化产品外销受阻,出口规模收窄。2020年,北京市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6.9%,其中文化产品出口7.68亿美元,同比减少15.6%。另一方面,受“宅经济”等因素影响,文化娱乐服务需求增长,出口增速较快。2020年,北京市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23.7亿美元,同比下降5.8%,其中出口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以字节跳动、完美世界等为代表的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企业“走出去”竞争力日趋增强。

  规划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强顶层谋划,发布实施《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北京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针对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强化细分行业管理扶持,进一步提升政策响应力、落地执行力和企业服务力。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通过“投贷奖”政策支持889家文化企业共计4.15亿元,通过“房租通”政策为2377家文化企业减免房租1.33亿元。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疫情期间文化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进程加快,知识产权监管与执法机制进一步完善。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白皮书》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应准确把握时代使命之变、疫情影响之变、科技革命之变、市场供需之变、全球格局之变,围绕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按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要求,坚持全球视野、首善标准和首都优势,着力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高精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空间体系、更具活力的文化市场体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与贸易平台体系,加快建设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足、辐射带动力广的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

  自2013年起,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持续编撰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白皮书》力求做到数据翔实、事实清晰、观点明确,文中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市区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主流媒体报道。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和信用领跑园区名单发布

2021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和信用领跑园区名单发布

  “我们公司特别重视诚信经营,在支撑政府项目、与客户开展合作时,始终坚持高规格、高水平完成既定任务,绝不弄虚作假。连续两次入围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名单,是对我们公司信用建设的认可与鼓励。”一家信用领跑企业代表在参与2021信用北京暨(第七届)信用中关村高峰论坛时,高兴地说道。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淀园区正式启动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淀园区正式启动

  1月5日,2022第十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蜂鸟全球创业者峰会)暨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淀园区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办。据悉,活动以“梦无界 创有道”为主题,通过展览、创赛、分享、发布等形式,汇聚全球尖端科技及创新理念,全方位展现科创生态及尖端科技前沿力量,为全球创业者及创新生态提供了创新思维展示交流的平台。经过激烈的角逐,赛存(北京)...

人大文化科技园获评“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人大文化科技园获评“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旅局、市文资中心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工作。继2020年入选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在本次评审中再度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并荣获本领域北京市蕞高级别荣誉——“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获得此项认定的10家园区之一。...

今天!GE医疗G2创·中心落地北京经开区

今天!GE医疗G2创·中心落地北京经开区

  7月31日,由北京—GE医疗中国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工研院”)打造的健康科技创新平台—G2创·中心正式在北京经开区落成。该中心将充分依托清华工研院的科研力量以及GE医疗的全产业链资源,为进驻中心的初创企业搭建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医疗健康行业中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转化,惠益临床、丰富生态,助力大健康产业升级,加速“健康中国2030”愿景落地。...

光明网承办“北京CED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论坛”

光明网承办“北京CED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论坛”

  原标题:聚焦产业数字化 “北京CED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12月3日,由大兴区政府指导、大兴区电商办主办、光明网承办的“北京CED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活动旨在从多角度研讨北京大兴互联网+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推动互联网+产业园区服务的创新实践,吸引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及产业服务合作项目落地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北京CED...

北京“两区”建设赋能园区迭代未来有哪些新看点?

北京“两区”建设赋能园区迭代未来有哪些新看点?

  2月23日下午,在北京市“两区”新闻发布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两区”专职副主任、市商务局新闻发言人刘梅英表示,截至目前,北京“两区”建设累计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42项、全国标志性项目6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34项,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动力持续增强。她表示,全市各区都明确了“两区”建设的重点承载园区,今年将分层分类推动重点园区(组团)提升,即20个“两区”重点园区组团,...

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项目

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购信息地方标讯招标公告   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3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采购需求: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   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北京产业园区排名看这里让你选择园区不迷茫

北京产业园区排名看这里让你选择园区不迷茫

  原标题:北京产业园区排名,看这里,让你选择园区不迷茫   现今,全国各地都很重视产业经济,因为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蕞重要的因素,本期,小编就搜集了一份北京产业园区排名的资料,好东西分享给大家!   9. 北京生物医药科技园(力荐)   25. 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北区   33.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