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人大文化科技园获评“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admin6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4

  近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旅局、市文资中心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工作。继2020年入选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在本次评审中再度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并荣获本领域北京市蕞高级别荣誉——“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获得此项认定的10家园区之一。

  2022年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工作从8月份启动,经过对全市130多家园区开展合规性审查、专家评审和实地踏勘等环节,综合园区运营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建设等方面因素,蕞终共96家园区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名)10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6家。

  从2020年度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到2022年度的示范园区,人大文化科技园在激烈竞争中,凭借综合实力胜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示范园区中唯一一家大学科技园,获此殊荣来之不易,一方面体现了北京市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对人大文化科技园综合实力、工作绩效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对文化科技园工作的强力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于2004年成立,是全国头部家文化产业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头部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全国头部家依托大学建立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头部家文化产业主题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是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文化科技园从创立起始就把初心和使命定位于“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在主题上独树一帜地确立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版权要素流通为主攻方向,持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新路。

  多年来,园区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三大目标,在有限空间条件下,狠抓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版权产业链特色服务体系、文化产业研究体系以及专业化大学科技园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巩固“文化产业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领先品牌优势,努力探索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新路。

  依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及创新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文化科技类企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孵化生态体系,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人大文化科技园下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了孵化、加速、高速成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孵化服务,助推企业成功创业、快速成长。

  多年来,园区累计孵化320余家文化科技创新企业,并获得“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北京市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园”“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资质。园区孵化的企业中累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区级等奖项、赛事、荣誉称号超110项,涌现出了以极晨智道、灵游坊、诺博教育、职问、创业未来、火河科技、矩视智能为代表的上百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同时,在学校实践育人体系下,园区紧密联系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分层分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双创人才。与教务处、创业学院联合构建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孵化平台等四大平台,形成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金字塔架构。迄今为止,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选修课程8期,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创业荣誉课程辅修学位,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10期,举办“京东杯”创业大赛12届,累计培养国家级立项项目209个,投入资助资金超800万元,参与学生人数超10000人次,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140余家,获得融资超亿元,为文化产业输送和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紧抓版权这一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构建大版权生态服务体系,赋能文化科技行业和新经济业态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于2007年由国家版权局授牌建立,是我国头部家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依托大学建立的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园区通过版权贸易基地平台,依托学校丰富的文化智力资源,借助雄厚的专业人才基础,利用独特的人文学术优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充分发挥版权贸易基地示范作用,有效提高版权贸易工作水平,为推进优秀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人大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主要业务包括版权理论研究、版权资产评估、版权授权代理、版权行业交流、版权人才培养、版权争议调解、知识产权金融等,并受国家版权局委托组织编纂《中国版权年鉴》,承办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基地通过打造国家级版权产业要素市场和版权领域高端智库,服务于国家版权工作大局和版权相关产业发展。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应用路径,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和文化科技融合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创新中心是人大文化科技园2022年深化创新发展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学研产深度融合的重点项目,也是人大文化科技园践行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职能、促进园区管理服务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创新中心设立项目路演厅、展览展示区、共享会议室、灵活办公区、新媒体录播间、商务洽谈区、贵宾接待区及一站式企业服务驿站等功能分区,并重点开展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关村文化人才会客厅、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全球连接枢纽北京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双创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多平台建设,致力于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积极推动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文化科技型企业持续成长。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及人大文化科技园西部分园,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研究院整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及产业链资源,开展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标准制定、战略规划、决策咨询、园区建设等系列工作。通过跨领域、跨专业复合研究,服务中宣部、科技部、文旅部、国家版权局等部委决策,近5年累计完成100余项国家政策及标准制定;累计服务近2万家全国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和文旅企业,促成地方政府对接项目700余个,签约规模近3000亿元;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文化榜单与蓝皮书成果,有效助力国家文旅产业品牌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升。

  人大文化科技园西部分园作为学校在西南地区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和师生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自身深耕文化科技领域近20年积累的运营经验和资源优势,结合重庆市永川区产业集聚和职教人才基础,开展产业智库平台建设、企业集聚落地、创新创业孵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引下,布局数字内容制作、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数字版权交易服务等未来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头部生产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是头部动力。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此次获评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对人大文化科技园既往工作的充分认可,也为园区新时代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未来,人大文化科技园将继续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不断探索,牢牢把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整合各类创意、创新、创业资源要素,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服务,以日益完善的文化产业智力支持和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独树一帜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人大模式”新路!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Email:/p

  树标杆,作表率!中国人民大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示范担当

  [人民日报]张东刚、林尚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人民大学获得19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规划项目立项数居首位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宣讲团成立 张东刚书记为青年教师作报告

  步履不停!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看见了更好的中国

  全国统计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期培训班在中国人民大学开班

  党创办的头部所大学与中学联合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丨联合启动首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2

  Site designed by

  KEROS & powered by Sina App Engine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北京市产业园区】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北京市产业园区】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建国路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北京市朝阳区常营地区三间房东路1号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地区西大望路甲12号   地址(位置,怎么...

一图读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北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试点实施办法》的通告

一图读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北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试点实施办法》的通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一图读懂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发布《北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试点实施办法》的通告   我们在行动!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   区生态环境局传达学习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

中关村东城园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措施激发创新活力

中关村东城园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措施激发创新活力

  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近日举行了一场热烈的学习交流会,各部门负责人和园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近几年园区的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东城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于锋池表示,东城园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园区改革发展提升...

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八届年会12月在北京启幕

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八届年会12月在北京启幕

  (财见2021年10月14日讯)2021年12月8-9日,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将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行,主题为“变局与破局:商业地产的下一个十年”。本届年会将深刻解读新形势下商业地产行业发生的新变化,探索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写字楼产业园持续发展的破局之道,揭幕中国商业地产“下一个十年”在双碳时代下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的新未来。   论坛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

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

  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区自2009年6月12开建,它由教育基地、科研与转化基地、基础与前沿科学基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三部分组合而成,规划占地约6000亩,承载的项目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项目、国家中长期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为主。园区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身,是高端教育资源宝库,是高新技术创新基地,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加强基础性...

关于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关于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关于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征集时间:2021-11-25至2021-12-01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

冬奥助力区域发展和产业推进

冬奥助力区域发展和产业推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在申办冬奥成功以来的筹办期内,中国交出了冬奥筹办和区域发展、产业推进的优异答卷。   首先,将冬奥会筹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筹办伊始,主办机构与主办城市一起,研究制定与区域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发展计划,推动交通、环境、产业等领域协同发展,既有力保障了冬奥会筹办,又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牵引作用。此外,筹办冬奥会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