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拆掉院墙智能制造走上大街

admin7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21

  “一棵树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与时机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要打造一片土壤肥沃、雨量充足的森林,在这片森林里,企业存活率、专利转化率和技术转化率将是传统模式的3~4倍,创新效率总体提升30~60倍,失败率较低。”谈到创新创业,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这样形容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一个适宜的创新环境应当像森林滋润树木一样,为企业带来创新活力。

  在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腹地,就有这样一片“森林”。继中关村创业大街之后,海淀区又一个特色功能街区——中关村智造大街,正在成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引擎。

  从五道口地铁站A口向西行不到500米,就来到了中关村智造大街。它北起双清路,南至成府路,东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西至中关村东路,全长380米。

  这里毗邻清华、北大、北航、北科、北邮、中科院部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周围环绕着同方大厦、清华科技园、东升大厦、优盛大厦、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等科技园区,是北京市高端人才和高科技企业聚集的核心区。

  这条街一度是低端商业聚集的地方,上世纪遗留下来的老旧建筑,五颜六色的沿街小铺,嘈杂的叫卖声吵闹声,街道上随意停放的车辆,让这条不起眼的小街被淹没在周围的高楼大厦间,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而就在蕞近一年多,这条小街却“麻雀变凤凰”,迅速成长为产值超过500亿元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区。

  “我们是智造大街头部家正式入驻开业的企业。”北京神州泰科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之一、测试中心总经理韩东晓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他们可以说是和智造大街一起成长起来的。“当时的环境比较艰苦,这边以前是清华园宾馆,我们从实验室的设计开始,经历了改造、建设、设备安装等一步步的挑战。我们在这里建设实验室的时候,虽然智造大街还没有正式开业,但已经开始服务企业了。”

  韩东晓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神州泰科起步的那一段日子。2015年,国内的“双创”氛围非常热烈,年底时,韩东晓与其他几位合伙人在公司创始人邬世翔的带领下走上创业之路。当时,恰逢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筹备建立主攻智能硬件方向的中关村智造大街,2016年初神州泰科便首先入驻了智造大街。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规划等相继出台,智能制造加速布局,整个产业迎来发展热潮。

  同样,正是受益于人才的聚集、政府的推动和政策的利好,智造大街得以迅速发展。2015年底,智造大街开始筹备建造;2016年初,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16年7月23日,智造大街正式开街,目标3年内完成技术成果转移转化1万项,技术交易额超1000亿元,合作园区突破100家,服务企业超过1万家,带动收入5000亿元。

  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现在智造大街已经有88家入驻企业,370多个世界顶级技术,带动新增了2500~3000项发明专利,产值已经突破500亿元。

  “我们属于第五颗星。”韩东晓介绍,神州泰科主要从事智能硬件研发业务,提供产品的设计、模型制作、测试等方面服务。他所说的“第五颗星”,则是指智造大街企业形成的“北斗七星”生态。

  程静介绍,通过整合自身服务平台和大街上各企业的力量,智造大街形成了“北斗七星”生态,涵盖了敏捷制造、工业设计、技术方案研发、检测认证、小批量试制、协同服务、营销推广这7个方面,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从产业构思直到市场推广方面的实际需求。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技“国家队”推出科普“嘉年华”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技“国家队”推出科普“嘉年华”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被誉为科技“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分布全国的百余个科研院所和三所院属高校,自2005年起连续20年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推出盛大的科普“嘉年华”,广泛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中二所的奇妙冒险”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北京中关...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用

  8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简称“成都学院”)获悉,历经4年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蕞大直属二级学院——成都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教融合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成都学院前身为2003年11月建立的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三方正式签署协议...

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项目3月底前完工

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项目3月底前完工

  当前,在成都市城市建设领域,以“现代建造”为特点的变革正在进行,通过更多现代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先进建造理念的实践,建造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园区、场馆、楼宇……为城市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承载基础。   登高车上,施工人员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收边收口;景观区内,挖掘机呼啸着向地面发力,为将要前来安家的大树“刨窝”……昨日,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城园区项目施工...

广天院进驻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南沙商业航天再发力

广天院进驻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南沙商业航天再发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南沙报道   从明珠湾大桥驱车往万顷沙方向,一下桥,从行车方向的右手边望去,坐落在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内的几栋崭新的橙白相间的科研大楼随即映入眼帘。   7月11日,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园区作为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竣工科研项目之一,正式移交使用单位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天院”)。   ...

62亿投向这个镇!通州再被国家级相中!

62亿投向这个镇!通州再被国家级相中!

  被温潮减河这个新开挖人工运河环绕,这里真是环境不错,挨着壁富路、京平高速,真是交通便利!   可以看到,这块地应该位于宋庄镇葛渠村,土地用途为研发设计用地。占地9.88公顷,大约是150亩地。地上的建筑规模9.33万平米,建筑限高24米,对于一个研发建筑来说,这个体量已经很大了。   从地图上来看,这里似乎已经被中国建筑科学院给圈走了,目前有一个...

2024年中关村论坛“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中关村论坛“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中关村论坛“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论坛于4月27日上午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以科技设施谋开放,以开放共享促合作”为主题,旨在聚集国内外知名专家,重点讨论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与开放科学,促进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研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的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及其在促进全球科技创新、扩大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