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论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放科学平台正式启动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4月27日上午,“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部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有力支持。
本次论坛以“以科技设施谋开放,以开放共享促合作”为主题,聚集国内外知名专家,重点讨论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与开放科学,促进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研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的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及其在促进全球科技创新、扩大国际合作、引进人才等方面的实践和政策,为广大科研创新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撑。
2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科研基础设施与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兼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局长翟立新、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门科学政策与基础科学司司长胡少锋、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领导二级巡视员赵清等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了这次盛会。
论坛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士运发布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开放科学平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郭鲁钢、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伟、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五位嘉宾共同见证。
该平台以构建OpenSTI科研微生态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面向顶尖科学家的个性化学术网络空间、集成国内外特色信息资源的知识载体、基于科研新范式变革的AI赋能助推器以及服务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知识引擎。
平台集学术空间、特色资源、智能服务、产业导入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文献情报信息服务,营造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生态环境,推动北京开放科学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