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公共设施完善、文化科技新业态频出北京文化供给稳步提质增效

admin10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24

  公共设施完善、文化科技新业态频出,北京文化供给稳步提质增效

  新京报 记者 张赫 编辑 田偲妮

  2022-07-22 10:48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7月26日举办。论坛将更为深入探讨未来北京将如何继续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及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近年来,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下,北京实现了文化供给稳步提质增效。北京公共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提升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大戏看北京”成为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一批批新剧场、一部部精品剧目不断在京城汇聚。以E9区创新工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吸引越来越多优质企业在此聚集。

  以E9区创新工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受访者供图

  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激发百姓参与热情

  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40号的景山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又名“美后肆时”,寓意“四季更新,四时更迭,美好永不间断”。从朱漆大门入内,两进的四合院古朴幽雅、京味十足。美后肆时拥有地上一层,地下三层,包括美剧场、美阅馆、美影馆、美体馆等21个活动空间。年长的老人可以在这里饮茶、跳舞,学习插花、国学等传统文化;年轻人则可以享受脱口秀、现代戏剧、旗袍制作、艺术展览等潮流玩法。

  据美后肆时项目经理潘丽介绍,美后肆时不仅免费为百姓提供不同主题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体验,同时采取社会化运营,试行特色文化服务低收费。“我们上午基本上都是给社区群众做免费文化活动,下午就用来做收费培训;没有培训的时候,场地还可以用来出租。”

  近年来,北京致力于公共文化设施向市民身边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2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9个,备案博物馆204个,备案营业性演出场所197个。市、区、街乡、社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达到6937个、图书馆室6135个、室外文化广场5616个,基本建成“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截至2021年底,以美后肆时为代表的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北京共有266家。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让公众满意度评价也不断提高。

  附近居民参加美后肆时活动。 受访者供图

  2021年,位于北京人民艺术中心院内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正式落成。内设“曹禺剧场”、“人艺小剧场”两座专业话剧剧场,可容纳近千人。近一年来,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先后上演了《日出》《雷雨》《原野》《关系》等剧目,演出场次超过100场,迎接观众4万余人次。

  据北京人艺副院长霍志静介绍,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投入使用后,与北京人艺现有的首都剧场、实验剧场、菊隐剧场等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的剧场矩阵。这样的剧场体量在国内艺术院团当中首屈一指。未来,人艺将进一步盘活剧场资源,特别是在剧场定位上实现更为科学的划分,建设成为国内蕞专业的话剧展示交流平台,为全国文化中心打造新地标。

  除了人艺剧场之外,北京还有诸多优质演出设施资源亟待盘活。北京国际儿童艺术中心落户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项目力争2022年底前竣工;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维修改造、北京歌舞剧院原址重建、中国杂技艺术中心、京南艺术中心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当中。同时,北京市也正在制定《北京市演艺新空间运行管理标准》(试行版),将培育和引进一批适合演艺新空间的优质剧目,进一步加大演艺市场供给,丰富市民的文化选择。

  “大戏看北京”的金名片,丰富的院团资源与剧场建设,助力北京持续推出一批精品文艺力作,例如话剧《香山之夜》、舞剧《五星出东方》、京剧《李大钊》、评剧《母亲》、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音乐剧《在远方》等。据悉,今年7月北京各大剧院上演了135台、700余场精彩大戏,包括话剧《谷文昌》《哗变》、舞剧《昭君出塞》《天鹅湖》、京剧《凤还巢》、昆曲《牡丹亭》等。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内景。 受访者供图

  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阵地

  专注数字文创的鲸世科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技术为核心的特斯联科技,打造智能客服的智齿科技……这些融合文化与科技的行业领军企业,均位于北京朝阳区的E9区创新工场内,一个前身为北京双桥乳品厂的老厂区。在北京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老旧厂房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政策之下,该老厂区变为精品文化产业园区。

  据E9区创新工场副总经理张超介绍,园区以文化科技融合为产业定位,现有入园企业105家,文化科技类企业占比超过88%,业态涉及元宇宙、软件开发、5G数控及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和新媒体内容传播等。同时,园区也配置了书店、剧场、足篮球场、创客食堂、创意餐厅等设施,为入园企业及周边社区提供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科技融合,也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色。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5G、大数据、AR、VR等新技术在文化的应用,不断打造文化新产品、新体验,让科技为文化产业迭代装上“加速器”。

  E9区创新工场成为文化科技新地标。 受访者供图

  位于E9区创新工场的鲸世科技,是国内文化科技融合领域先行者,不仅发力于新商业场景、概念空间等,同时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传播方式。现场,鲸世科技创始人、CEO杨利堃为大家演示了如何在未来的数字博物馆中运用人机交互算法,通过脑电波与文物实现“共鸣”与“对线月,北京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299.8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的比重为67.8%;“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68.1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6%。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国办: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调运物资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重磅!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全文来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重磅!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文公布

  距“万亿GDP之城”仅一步之遥,这个地级市的“突破口”在哪?

  重磅!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北京智造”名片越擦越亮中关村智能装备产业园产值破十亿

“北京智造”名片越擦越亮中关村智能装备产业园产值破十亿

  “北京智造”名片越擦越亮 中关村智能装备产业园产值破十亿   原标题:“北京智造”名片越擦越亮 中关村智能装备产业园产值破十亿   企业新产品获批、园区走出的智能装备在新场景落地……新年伊始,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佳音频传。立足智能装备产业,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开年即按下快进键,园区入驻率已高达80%,入驻企业已全面复工...

【产业园区操盘手研修班】第四季 9月20-22日 北京

【产业园区操盘手研修班】第四季 9月20-22日 北京

  等形式,形成教学内容的相互支撑以及跨界资源的有效整合,从项目层面探讨并解决问题。   基于往期课程同学反馈与市场变化,本期课程更加侧重当前经济市场环境下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操盘策略与实战技巧,并以多类型园区案例系统解读顶层商业模式与操盘不同阶段如拿地难、招商难、盈利难等痛点问题。【产业园区操盘手研修班】第四期课程将于9月20日全新推出!   颜海军...

【文创前沿】明清禄米仓:打造北京市首家新视听产业园

【文创前沿】明清禄米仓:打造北京市首家新视听产业园

  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区位于东城区金宝街以旁,东二环以里,属于国家级文化科技与文化金融的重点实验区范围,项目已被列为东城区以及北京市广电“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拥有市区两级文物,即明清建筑禄米仓、民国建筑原陆军被厂,极具历史文化底蕴。   项目占地2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有科创办公与文化商业两大区域,空间户型丰富,能满足企业及商户的多样需求。科创办公...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加速专业园区落地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加速专业园区落地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医疗器械产业园一期项目施工现场,大型塔吊和挖掘机挥舞巨臂,运输车辆来往穿梭,施工人员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天津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一期规划建设用地117亩,共八栋楼。自2021年3月进场以来,施工方科学调配机械人力,细化施工节点,严把质量安全关,...

全北京创业产业园园区(今日推荐:2022已更新)

全北京创业产业园园区(今日推荐:2022已更新)

  1、问北京办公楼散布在哪些商圈?答北京的CBD商圈有金茂大厦:世纪大道88震旦国际大厦:福城路99花旗团体大厦:花圃石桥路33中银大厦:银北京路200汇亚大厦:银北京路133招商局大厦:陆家嘴路66华能联结大厦:银北京路139中原银止大厦:浦东南路256汇丰银止大厦:银北京路101新北京国际大厦:浦东南路360北京银止大厦:浦东南路500证券大厦:浦东南路528浦发大厦:浦东南路5...

北京98家文化产业园区获授牌

北京98家文化产业园区获授牌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张漫子)21日,北京98家文化产业园区分别获得“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名)”或“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授牌。   此次入选的98家园区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截至2019年底,98家园区共集聚企业9540家,其中文化企业7337家,包括腾讯、新浪、网易、光线传媒等文化领域知名企业,以及众多成长型文化企业、小微文...

北京、杭州“动作频频”带来哪些文创新生态?

北京、杭州“动作频频”带来哪些文创新生态?

  前几日,我们聚焦了电竞“热”话题以及解析了三个文创企业的新布局。今日,我们为您带来对北京和杭州文创新生态的观察。   北京的“服务中枢” 助力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近年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既有中关村软件园、首钢文化产业园等大型园区,也不乏77文创园、繁星戏剧村等“小而美”的特色园区,产业园区模式已成为北京...

北京上半年重點工程投資1349億48個項目已經實現開工

北京上半年重點工程投資1349億48個項目已經實現開工

  北京沃森創新疫苗產業園等5個項目加快手續,提前開工﹔15條軌道在建線路,年底計劃開通7條地鐵線路﹔北京头部實驗學校、北京未來城學校建設工程、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等多所學校、醫院開工建設……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上半年,本市重大項目開工數保持歷史高位,除了180個續建項目之外,新建項目實現開工達48個,多個項目提前開工。“3個100”市重點工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