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京台两侧】五环六环之间!大兴多了一个厉害的产业园

admin10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98

  原标题:【京台两侧】五环六环之间!大兴多了一个厉害的产业园

  速读生活服务核心、信息发布核心,未来北京大兴将重点打造涵盖这三大板块的产业园!8月8日下午,记者从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与北京市共同倡议,在大兴区打造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

  据悉,产业园定位为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三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重点打造创新产业核心、生活服务核心与信息发布核心等三大板块,推动中日双方产业和创新优势互补。

  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重点打造三大板块

  北京市大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定位为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三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重点打造创新产业核心、生活服务核心与信息发布核心等三大板块,发展以“生命健康”“前沿智造”和“未来出行”为先导,以发展生化工程、材料科学、现代工艺、人工智能、能源应用为拓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三核五链一支撑”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中日双方产业和创新优势互补,发挥中国庞大市场、完整工业体系和营商环境的优势,结合日本高端产业和制造优势,打造特色的产业创新协作园区。

  产业园将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微中心”。面向中日双边人才和优质产业,打造五环外的高端产业承载地、职住平衡的产城融合引领区。同时,将发挥北京、东京友好城市优势,在东京都建设日中产业园,以“双城双园”模式推动双边技术、资金、项目充分流动,打造双向开放、公开透明的投资兴业环境,畅通国内国外双循环。

  现有已建成标准厂房约180万平方米

  负责人介绍,通过与专家、咨询机构多次研究,产业园选址在南中轴延长线沿线,五环和六环之间,京台高速两侧,规划面积近10平方公里,距离北京市中心23公里,大兴国际机场31公里,通州副中心约30公里。不仅交通便利,周边围绕南中轴森林公园、南海子公园等万亩绿地空间,符合国际产业园区发展需求。

  产业园中,大兴区占7.27平方公里,经开区占2.3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将高标准打造一个起步区,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可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

  现有已建成标准厂房约180万平方米,可以给高端制造业做生产车间。新建成商务楼宇约200万平方米,这些楼宇现在就可以作为日资企业落户的地方。

  负责人称,目前产业园拟纳入国家发改委第二批“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和北京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

  谈到产业园的蕞新进展情况,负责人表示,组建市场化国际运营平台公司,正在引入日本财团伊藤忠、欧力士参股合作。未来将着眼于国际资源招引、培育特色高精尖产业,构建中日特色产业发展载体,以高水平运营和科技投资构建中日创新和产业合作的顶尖平台。

  已吸引全球40余个“高精尖”项目

  负责人强调,尽管疫情对招商引资造成了巨大影响,但还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通过线上招商等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与日本财团伊藤忠、欧力士共同开展运营开发合作;与理光集团、脉道微澜、大奉金属等7个企业签订入区协议;与日资上市企业SNK、中日技术合作企业君磁科技、知名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正林国际达成入园意向;与松下电器、丰田等正在细化项目合作。

  负责人还指出,组建中日产业创新发展基金,初期规模20亿元,并得到市级基金支持。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大兴区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基石出资人。未来将参考中投公司海外基金运作模式,共建具有国际投资经验的专业团队,目前已吸引全球40余个“高精尖”项目。

  明年6月完成氢能产业园区总体改造

  负责人指出,大兴区抓住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契机,利用日本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优势和大兴区空间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争取把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市“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重点工程。

  据悉,这将是建设北京头部个集研发、测试、生产、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氢之泉”主题科技园区。

  负责人介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一期拟建设日加氢3.6吨全球日加氢量蕞大的示范站。同时,依托现有厂房改造成集氢能社会、氢能成果、企业产品以及氢能发展史、临展区、多功能厅等设施于一体的氢能科技体验展厅,并建成集研发、测试、生产、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氢之泉”主题科技园区。

  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为抓住北京市争创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的机遇,将加快工程建设,今年年底前完成加氢示范站和体验展厅建设,明年6月底前完成氢能产业园区的总体改造。

  同时,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中国氢能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借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基地等应用场景,探索燃料电池汽车在机场巴士、城市物流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

  活动现场,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与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示范区建设各单位集中签约,氢能示范区启动仪式也同步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日报 整理/大兴这些事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喜迎二十大】5年引进北京项目2276个天津武清区“筑巢引凤”聚起京企疏解高地

【喜迎二十大】5年引进北京项目2276个天津武清区“筑巢引凤”聚起京企疏解高地

  近5年来,武清区招商引资全面发力,依托“一区五园”——武清开发区及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京津科技谷、京滨工业园、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高村科技创新园,累计引进北京项目2276个,其中,今年1-8月,武清区新引进北京项目182个,预计投资额147亿元。   位于武清开发区的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场景实验室内,一支来自北京的研发团队正紧张地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虚拟编组技...

【文创前沿】明清禄米仓:打造北京市首家新视听产业园

【文创前沿】明清禄米仓:打造北京市首家新视听产业园

  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区位于东城区金宝街以旁,东二环以里,属于国家级文化科技与文化金融的重点实验区范围,项目已被列为东城区以及北京市广电“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拥有市区两级文物,即明清建筑禄米仓、民国建筑原陆军被厂,极具历史文化底蕴。   项目占地2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有科创办公与文化商业两大区域,空间户型丰富,能满足企业及商户的多样需求。科创办公...

两座莲花山同奏一曲歌

两座莲花山同奏一曲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图说:俯瞰深汕特别合作区。(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6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两座莲花山 同奏一曲歌》的报道。   南海之滨的深圳和汕尾,距离百余公里,却都有一座莲花山。不同的是,两座山下,一个是已...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八大举措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八大举措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为解读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研讨产业新特点和应用新趋势,主题为“促进融合应用、壮大产业生态”的工业互联网系列在线论坛(头部期)近日举行。论坛由中国工业报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中国工业报社中工智库承办。   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姜爱娜介绍了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在助力产业发展和北京构建国际科创中心中发挥的作用。她...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灌装、包装生产线二十四小时运转。特约摄影 陈晓根   产业领域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重点区域开放,打造创新政策集成的试点示范。纵横推进、条块结合的北京“两区”建设,正以产业+园区双轮驱动的开放新模式,为国家探索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益经验。   走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中航材波音...

京南再添医疗器械成果转化高地

京南再添医疗器械成果转化高地

  北京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500亿元,正加速成长为北京高精尖支柱产业之一。8月1日获悉,市经信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支持新成立的健康科技创新平台—G2创·中心,打造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GE医疗中国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打造的G2创·中心近日在亦庄落成。该中心将依托清华的科研力量与GE医疗的产业链资源,为进驻的医药...

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北京经开区描绘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建设蓝图

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北京经开区描绘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建设蓝图

  8月19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领航峰会上,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了经开区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格局、区域创新创业情况,并发布了经开区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下引领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30年来,经开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为代表的高精...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位于黄冈市主城区以北、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以东、向团风县方向发展区域,是黄冈市与武汉市合作共建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之后的又一重大共建工业园区,与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共同组成黄冈与武汉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是武汉市、黄冈市探索武汉1+8城市圈联动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区域产业互动融合示范区的重要平台。   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大别山振兴发展、武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