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两座莲花山同奏一曲歌

admin8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7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图说:俯瞰深汕特别合作区。(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6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两座莲花山 同奏一曲歌》的报道。

  南海之滨的深圳和汕尾,距离百余公里,却都有一座莲花山。不同的是,两座山下,一个是已经高楼林立的经济特区,一个是曾经长期落后的革命老区。

  2018年底,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深圳第“10+1”区破茧而出,掀开了特区带动老区发展、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和乡村全面振兴示范样板的新篇章。3年多来,两座莲花山奏响了一曲“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之歌。

  图说:小漠国际物流港(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伴随一声鸣笛,336辆比亚迪“唐”纯电动汽车搭乘滚装船,从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启航,途经上海发往海外。

  “这是小漠港去年12月开港以来,开通的首条汽车滚装业务航线。”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治务说,该港口项目远景吞吐量可达每年7500万吨,承载着“再造一个盐田港”的目标。

  而在距小漠港不远的深汕智造城园区,投资250亿元的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二期正加紧推进,两期计划占地近500万平方米,主要进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制造。

  “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并提供超5万个就业岗位。”比亚迪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深汕特别合作区距离深圳60公里,曾是汕尾海丰县蕞偏远的农渔四镇,面积46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万余人。

  特区带动老区发展的先行探索从产业引领开始。3年来,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承接来自深圳的先进技术和产业,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图说:从深圳迁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受访者供图)

  从深圳迁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8月投产。“除了研发和销售团队留在深圳,管理层和一线倍。”公司联合创始人汪涛说。

  在深汕智造城的北园——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俯拾即是。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102个,其中94个来自深圳。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70.91亿元、同比增长17.8%。2018年揭牌以来,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平坦整洁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可实时监测的智慧公交站台、拔地而起的花园小区人才住房……一幅幅崭新画面,让曾经的偏远小镇成为瞩目焦点。

  作为深圳第“10+1”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这里致力于打造具有深汕特色的“田园城市”。

  2021年,《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2021-2023年)工作方案》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高标准建设5条三产深度融合、乡村风貌与都市品质兼容、体现未来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愿景的“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

  位于百安沙滩旅游示范带的鲘门镇民生村,抢先一步成立深圳市海民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拿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首张村办集体企业营业执照。

  “公司将结合优越的滨海岸线资源,发展特色民宿、山岛环海游,以及潜水、拉网(捕鱼)等体验式旅游,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民生村党支部书记朱庆贤说。

  在南香村,来自各地的画师以海洋、花朵、漫画等主题壁画装点老屋外墙,对民居内部进行艺术化改造,让艺术与乡土结合,画里画外相映成趣。

  “我以前从未想过,村庄会变得这么美。”南香村村民莫招光说,他把两间原本摆放杂物的老屋租给项目开发公司,每年租金收入就有六七千元。

  生产、生活、生态相融,深汕特别合作区34个行政村、5个社区、187个自然村换了新模样。

  小漠国际物流港开港运营、深汕高铁站场雏形初显,深汕高铁、深汕西高速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深汕大道等工程全面铺开……

  一条条连接深圳的交通大动脉,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汕尾革命老区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今年4月,深圳市发布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深圳都市圈副中心,主动承接深圳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实现在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正重点建设深汕智造城、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等,加快建立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民生领域也在不断发力补短板、促提升。

  “以前镇里基础教育一直比较薄弱,而且没有一所高中。去年家门口新建的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开学,我的小女儿已顺利入学。”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蛟湖村村民叶子良说,更让他憧憬的是,今年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即将开学,深圳中学高中园也落户深汕并在加快规划建设。

  此外,过去一年来,百合外国语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校等相继签约落子,深耕村、海逸村等11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同步推进……

  莲花山下,生机勃勃。“我们将奋力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打造新时代先富帮后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和创新典范。”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说。(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投资指南】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投资指南】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投资指南】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北京市房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89万亩,覆盖良乡镇全域,其中农用地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1.5万亩),16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人。园区紧紧围绕加快都市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营养健...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八大举措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八大举措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为解读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研讨产业新特点和应用新趋势,主题为“促进融合应用、壮大产业生态”的工业互联网系列在线论坛(头部期)近日举行。论坛由中国工业报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中国工业报社中工智库承办。   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姜爱娜介绍了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在助力产业发展和北京构建国际科创中心中发挥的作用。她...

中国车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揭牌开园

中国车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揭牌开园

  据介绍,车谷园区位于武汉经开区智谷文化产业园,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将重点服务于先进制造业。   开园仪式上,首批入驻的腾飞人才、武汉人才、中智华中、德行天下、前包人力、北京易才、重庆新强、天津一合等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中签约。   由此,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形成中央商务园区、光谷园区、车谷园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人力资源产业发展驶...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简介(长客二七)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简介(长客二七)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关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简介(长客二七)   建设主体: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长客二七是中车长客和中车二七机车的子公司,其中长客占比51%,控股地位。   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

亦庄形成第四个千亿级产业群

亦庄形成第四个千亿级产业群

  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居全市首位,千亿级产业集群再扩容……位于京城东南的经开区,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折射出高精尖产业的无限潜力。   日前,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会上获悉,“十四五”开局之年,经开区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今年,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年产值预计将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灌装、包装生产线二十四小时运转。特约摄影 陈晓根   产业领域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重点区域开放,打造创新政策集成的试点示范。纵横推进、条块结合的北京“两区”建设,正以产业+园区双轮驱动的开放新模式,为国家探索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益经验。   走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中航材波音...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产业规划详情]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园区规划详情]   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门的研究...[概念规划详情]   把握城市的真实...

京蒙合作产业园为乡村振兴赋能量

京蒙合作产业园为乡村振兴赋能量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京蒙协作开始从“输血式帮扶”驶入“造血式协作”时代,产业协作共赢成为新的主题。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与北京市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聚焦产业培育,实施精准对接,扶持本土特色产业,推动北京市产业梯度转移和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广大农村群众在京蒙帮扶“协奏曲”中实现“共同富裕”。   2022年,京蒙双方共建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