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北京都市文化的地标——798艺术区
原标题:文化 北京都市文化的地标——798艺术区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所以艺术区的名字798就是由这个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
21世纪前,798艺术区还只是电子工业老厂区的闲置地,为使这部分房产得到充分利用,空置的厂房开始陆续对外出租。2001年,在中国从事艺术网站工作的美国人罗伯特发现了798厂的特别,租下了这里一套120平方米的房间,改造成前店铺后公司的模样。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艺术家们以独有的眼光发现了这里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德国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就变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
十几年间,北京798成为了很多艺术家梦想的家园,甚至成了一处旅游景点。在798走一圈下来,方圆一平方公里分布着大量的文化机构,包括出版、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家居设计、音乐演出、影视播放、艺术家工作室、酒吧、餐馆、服装店、书店、瑜珈中心……应有尽有,游客甚至可以购买到艺术区导览图。目前,已经进驻798的艺术家们至少有300位以上直接居住在798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包括来自国外的艺术家,比如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形成了具有国际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这种当代艺术、建筑空间与历史及城市生活环境的结合,使798已经演化为北京一个文化标志,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进驻798艺术区的既有知名艺术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大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才华。无论何时去798,都能碰上很多展览或讲座。由于艺术家的“扎堆”效应和名人效应,798艺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蕞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
同年,北京首度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于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厂区变成了时尚社区。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自798艺术区名声大噪以来,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欧盟主席等各国领导人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他们都一致认为,中国有798艺术区这样表现活跃思想的好地方,充分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798是充满活力的文化地标,是属于中国的798,她包含了独特的中国元素,是一个时尚、前卫,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艺术园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