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共促中日经贸发展——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推介会在东京举行

admin9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23

  2月24日,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在东京举行。本次推介会由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以下简称“中日产业园”)和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联合主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一般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日中投资促进机构、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等协办。

  中日产业园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指导推动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设立的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作为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后,中日产业园组织的在日首场中日企业交流活动,推介会吸引了来自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的100余家日本企业和机构代表,以及众多中日友好人士的报名与关注。为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提升交流互动实效,蕞终有60余家中日企业代表受邀出席了本次推介会。两国企业界人士共聚一堂,围绕后疫情时代投资布局中国市场的新机遇,展开了深入交流。

  推介会上,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商处参赞景春海、日中经济协会理事高见泽学、日中投资机构事务局长冈丰树作为特约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任陈文戈从北京发来视频寄语。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平台公司总经理李华龙、副总经理张驰、副总经理张蕾和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曾晓韬向与会者介绍了各自园区为日本企业量身定制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开拓海外合作的创新举措。

  景春海在致辞中表示:“中日经贸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在这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中日双方应以此为契机,激发民间和地方交往活力,推动中日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他期待本次推介会能够加深中日产业园与日本各界的相互了解,挖掘合作新亮点,探索合作新路径,推动中日经贸合作和双边关系在新形势下实现更大发展。

  陈文戈在视频致辞中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抓住中日经贸交流迎来开启“下一个50年”的重要节点,深化共识,携手打造交流“新窗口”;二是立足企业推介合作平台,深化对接,携手注入合作“新动能”;三是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以中日产业园为基础,探索健全长效沟通机制,放眼长远,携手开拓发展“新局面”。”他表示,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作为面向亚太地区的旗舰性、平台型国际传播综合体,愿与中日朋友一道,共同为两国关系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见泽学高度评价中日产业园在促进中日经济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肆虐三年的新冠疫情终于趋于平息。现在日中经济界的合作交流需求与日俱增,两国间需要更多可信赖的大型交流平台发挥作用连通彼此。”他祝愿中日产业园今后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冈丰树表示:“日中构建了共赢的经贸关系。随着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日本中长期对华出口也会增加,这将是日本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他期待以本次推介会为契机,结出合作的硕果。

  在推介环节,李华龙重点推介了中日产业园的发展建设情况。他谈到,中日产业园坐落于大兴区,拥有毗邻大兴国际机场、副中心、雄安新区的独厚地理交通优势,目前正重点发展“医药健康”“先进智造”“数字经济”三大产业。他还就北京市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内容向在场来宾进行了详尽介绍。尤其是中日产业园紧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成立的“RCEP +”服务中心,以及回应外资企业关心,引入的正林国际、园田小林等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得到了在座众多企业代表的密切关注和如潮好评。

  曾晓韬推介中关村发展集团海外业务

  曾晓韬重点介绍了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海外业务。他表示目前集团正在规划建立东京创新中心,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关村走向全球的国际化水平,对接国际一流合作渠道,与所在国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中日间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

  张驰为在场听众介绍了中日产业园起步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频发、中日共同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当下,两国在医疗健康、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制造行业的合作大有可为。他期待与日企共同在起步区打造以生物医药为支柱产业,以数字经济、智能智造为特色产业,以现代服务为支撑产业的产业体系。

  张蕾围绕中日产业园的国际创新中心项目进行了介绍说明。目前正在建设的国际创新中心的定位是成为国际科技转化新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成后将为企业提供舒适安心的办公生活环境,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动力。张蕾还着重介绍了“中日国际产业创新发展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达20亿元,将用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

  此次推介会上,发言嘉宾介绍的招商政策获得了在场来宾的满堂喝彩。不少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北京市,特别是中日产业园与中关村园区的招商政策细则。

  中日产业园代表与日企代表交换名片建立联系

  参加此次推介会的一位日企代表吉川昌孝在会后接受采访表示:“中日产业园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其规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希望今后能有机会探索挖掘合作的可能性。”冲绳县某产业园的代表神里僚子感叹:“中国的产业园发展很成熟,规模也大,对于希望探索观光以外其他产业发展的冲绳来说很有参考学习意义。”

  据了解,此次推介会主办方访日团除举办交流活动以外,在为期5天的访日行程中还走访了索尼、正大、伊藤忠、瑞穗银行等在日知名企业与机构,并就进一步开拓合作渠道,未来进驻北京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等项目事项与各方达成了高度共识。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北京上海深圳著名十大产业创意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公司排名之共振规划集团

中国北京上海深圳著名十大产业创意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公司排名之共振规划集团

  原标题:中国北京上海深圳著名十大产业创意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公司排名之共振规划集团   共振规划集团是全球排名头部的的产业园区策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园区建筑设计、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产业园区商业运营全产业链集团, 打造举世瞩目的全球性地标姓,国际顶尖的园区生态综合性平台集团, 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等几十项国际大奖   共振规划集团是少数进行...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 产业园通州园区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 产业园通州园区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定位于“政府公共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副中心建设提供动能以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目标,着力打造“四区两平台”六大功能板块。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以下简称“通州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园区一期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招商推介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招商推介

  日前,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州园区招商推介会举办,吸引了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易才、诚通人力、智联招聘、双高人力等29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会。   本次推介会介绍了当前园区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解读了城市副中心产业政策等内容,并主动采集机构入驻园区的意愿。经充分沟通交流,预计2至3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达成入驻意向,年内将吸引6至8家高成长性人力资源机...

中国车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揭牌开园

中国车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揭牌开园

  据介绍,车谷园区位于武汉经开区智谷文化产业园,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将重点服务于先进制造业。   开园仪式上,首批入驻的腾飞人才、武汉人才、中智华中、德行天下、前包人力、北京易才、重庆新强、天津一合等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中签约。   由此,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形成中央商务园区、光谷园区、车谷园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人力资源产业发展驶...

丰台园产业促进中心获首批科创孵化板合作推荐单位授牌

丰台园产业促进中心获首批科创孵化板合作推荐单位授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丰台园产业促进中心获首批科创孵化板合作推荐单位授牌   近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主办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上市研讨暨“育英计划”发布会在京召开。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市...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灌装、包装生产线二十四小时运转。特约摄影 陈晓根   产业领域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重点区域开放,打造创新政策集成的试点示范。纵横推进、条块结合的北京“两区”建设,正以产业+园区双轮驱动的开放新模式,为国家探索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益经验。   走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中航材波音...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产业规划详情]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园区规划详情]   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门的研究...[概念规划详情]   把握城市的真实...

京南再添医疗器械成果转化高地

京南再添医疗器械成果转化高地

  北京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500亿元,正加速成长为北京高精尖支柱产业之一。8月1日获悉,市经信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支持新成立的健康科技创新平台—G2创·中心,打造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GE医疗中国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打造的G2创·中心近日在亦庄落成。该中心将依托清华的科研力量与GE医疗的产业链资源,为进驻的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