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越伦敦高居全球第3名!这所大学频出重磅成果硬核助力!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北京超越伦敦,高居全球第3名!这所大学频出重磅成果,硬核助力!
近日,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集团共同发布2022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北京排名近年稳步前进,已超越伦敦位列全球第三名,并在创新生态指标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在100个城市(都市圈)中位列第5名。
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高等院校是北京高度聚集的创新要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北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属高校,近年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就在科研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科技创新工作引领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出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力实施“科研攀登工程”,积极推进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结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及部分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凭借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上深厚的积累,北石化在材料化工、智能制造、城市安全运行等领域持续攻关,成果频出。
“十三五”期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承担超百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3项,首次牵头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市教委联合资助项目8项、北京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1项;新增省部级、行业协会科研成果奖励26项;新增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3项。
出彩的科研成果数据,是北石化鼓励创新、支持科研工作的有效展现,也是广大北石化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不断突破的科研精神的重要侧写。如今,面向“十四五”的新征程,广大石化人也正扬帆而行。近两年来,学校科研工作连传喜报:3项成果荣获2021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4项成果牵头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国家级行业协会2021年度科技进步奖、2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国家级行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北石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久久为功、勇毅前行。
在优秀科研能力的坚实背书下,北石化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广大北石化科研工作者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如今,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放眼望去,诸多属于北石化的研究成果正在“落地开花”——
2020年疫情开始之初,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定点医院的污水处理器就凝聚着北石化科研团队的心血。为了把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院产生污水的蕞后一道关卡,防止病毒污染扩散环境,北石化工程系桑义敏副教授攻关科研项目“集装箱式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与设备”,其成果与参与单位迅速形成了产品并开展实际应用,在3月底就投入了疫情防控。
在陕京线、永唐秦线、港清线等多条油气管线上,北石化的科研成果正在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安全与稳定保驾护航。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工控安全与智能控制研究所赵国新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油气管网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发了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油气管网智能调控系统,实现了油气管网的“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了独立自主的数字智能化管网调控系统,摆脱了我们对国外设备和技术的过度依赖。
除此之外,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体育场、盾构机、汽轮机、核电站控制棒、核岛乏燃料池等项目的建设中,都能看到北石化机械工程学院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薛龙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复杂工况下移动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头部完成单位,这一项目还荣获了“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如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已经与中国石化集团燕山石化公司、中关村软件园近200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协议,科研协同与育人合作齐头并进,北石化的产学研合作之路,正在越走越宽广。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时期,数字化又进一步加速了创新资源流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加强学科建设有机结合,推进学校开展高质量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高质量事业发展之路上持续前行,为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大动力!
关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北京发布;北京文旅;中国科技信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网、官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