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将艳色铺纸笔勇攀高峰再前行——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兰州石化公司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高艳
高艳在兰州石化“三八”表彰大会上。 (仇国贤 摄)
在兰州石化公司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高艳的履历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她职业生涯的每一步探索。细细研读,字里行间透露出高艳在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征程上,时刻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力量和智慧。
今年“三八”前夕,高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科学研究是枯燥而单调的,与之相伴的不仅有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不眠不休的实验计算,更有不可避免的失败与挫折。自1999年参加工作进入技术岗位以来,高艳坚守爱岗尽责初心,无论岗位怎么调整、任务多么繁重、环境如何变化,她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
“我的想法很简单,喜欢这行就去干呗!”高艳说。她先后在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应用所科研组、兰州石化分公司生产技术部、规划发展部、科技创新中心从事生产技术和一级工程师工作,现任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高雄厚院士工作室副秘书长、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秘书长、兰州石化分公司科协秘书长。如今,高艳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实践着自己的初心,已经从一名“职场小白”成长为“权威专家”。
高艳对专业技术的高要求不仅来源于自身的追求,也起源于父辈的传承。高艳的父亲是一家石油化工厂的仪表工,无论寒冬酷暑、白天黑夜,只要有任务,父亲一定头部时间赶到现场。作为“油二代”的她,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也立志要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兴业报国、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她的工作,化成她的信念和人生追求。
科技是头部生产力,也是石化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一直以来,受国外专利商技术垄断的影响,茂金属聚乙烯进口依存度高达90%,自主成套技术开发迫在眉睫。面对市场大批量的订单,兰州石化下达了自主开发成套技术的命令,决心突破这一“卡脖子”难题。
2018年5月,兰州石化年产6万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产能恢复工作全面展开,高艳在负责编制方案、统筹进度、组织协调的同时,还负责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该装置是已经退出生产序列的老旧装置,主要系统大多要重建,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键点都要考虑充分。在技术开发期间,高艳一遍遍爬上塔林,一次次到现场查看流程,确定工艺走向。
一次次付出、一场场攻关,一个个捷报……在高艳及技术团队的努力下,不到2年时间,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完成改造方案、设计审查、采购、施工改造、装置投料开工等一系列流程。2020年5月26日,该装置成功生产出合格的茂金属套管材料mPE3010产品,各项产品指标达到同类产品标准,一跃成为国内“王牌产品”。
气相法茂金属聚乙烯生产技术只是高艳取得的众多科技成就中的一个。10多年来,她和技术团队系统布局、统筹规划、攻坚克难,成功攻克了高抗冲聚丙烯冲击强度散差、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粉料结片、电容膜产品灰分高等技术难题,累计开发出100多个新牌号;开发的医用料RP260打破国外垄断,并在国内80%医药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中国石油高端聚烯烃产品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人生无捷径,科研无坦途。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高艳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科研创新的进程中。
多年来,高艳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10余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工程院地企合作项目1项;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氢调法薄壁注塑聚丙烯树脂H9068的开发》等高水平论文8篇;发表的《炼油化工降本提质增效实用技术》为聚烯烃领域基础研究、难题攻关、新产品开发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累计荣获省部级及地市级科技成果奖3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17项,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
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如今,高艳的业务能力、科技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从一名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专业知识全面、工作思路清晰、业务能力突出的综合型管理人员。
宁将艳色铺纸笔,勇攀高峰再前行。作为共和国“石油长子”的传承者,作为石化摇篮孕育的新一代科技人才,高艳正昂首阔步迈向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
近日,随着蕞后一托盘无水石膏包装箱稳稳装车并驶出厂区,贵州磷化集团绿色环保公司为澳大利亚客户精心打造的六万余个无水石膏包装箱圆满完成生产,正式启航赴澳。自投产以来,短短三个月,无水石膏包装箱便成功斩获...
近日,由鲁北工程公司头部个对外承揽的工程——山东创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吨氢氧化铝项目煤气管线安装工程已成功完成打压工作,项目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鲁北工程各参建单位....
老井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下降。
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二周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7个“宪法宣传周”。为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广泛传播法治理念,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宪法...
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天津新材料基地装置开车成功
2024京津冀能源化工创新发展论坛提出:打造京津冀能源化工科创策源地
国内大规模双膜法海水淡化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2024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峰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二十次年会嘉宾观点集萃
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公布
前11个月我国煤和天然气进口量增加,原油进口量减少
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大新闻暨年度舆情报告发布盛典,邀您参会!
广东:万亿级石化产业链蓬勃兴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
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登记号京ICP证100512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