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北京中德产业园集聚73家德资企业

admin7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9

  曾经的老厂房变身现代化工厂、不少村民在外企成为上班族近日,北京中德产业园举办“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媒体日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自去年以来,园区共盘活4.6万平方米闲置低效厂房,引入了中德双总部思灵机器人、中德微构工场等6个优质项目落地,以“腾笼换鸟”激发了城市更新活力。截至目前,北京中德产业园已集聚73家德资企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

  北京中德产业园是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产业园总体规划20平方公里,形成南区、北区两个区域发展核心。在中德产业园北区,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分布其中,这里是众多智能制造企业的“新家”。不过在多年前,北区曾遍布老工业厂房,设施、设备早已落伍,随着中德产业园的出现,老厂房实现升级改造。

  独角兽企业“思灵机器人”是中德产业园北区的企业之一,入驻产业园后,公司对厂房进行更新,融入了极具金属感的工业元素,不仅对外立面进行全新升级,厂区内部的功能分区也更加科学。在厂房内的测试区,一个个机械臂正在进行负重、转动、定位等精细测试。技术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些机械臂如同人的胳膊一般,不仅可以在医生的指挥下完成手术,还可以“走”进汽车制造企业打磨车漆,用途非常广泛。

  与机器人公司毗邻的是德国威乐水泵公司,这里是该公司的全球第二总部。威乐水泵早已应用于工业和居民用水,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都有这一水泵的身影。

  中德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德产业园北区的出现不仅仅提靓了周边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附近的村民们多了就业的渠道。“因为园区前身是老工业厂房,不少村民之前就在这里的工厂上班。如今北区吸引大量外企入区,村民们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稍加培训便可快速上岗。”该负责人介绍,与之前的老工业企业相比,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工资收入也有了提升。

  中德产业园南区位于首都机场南侧,拥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这里是德国企业和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等科技服务业聚集地。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园区已建成300万平方米办公及研发楼宇,正在建设近5000套国际人才公寓,同时规划有轨道交通R4线。目前,首期核心承载地中德大厦投入使用,将为企业提供工业设计、商务交流等支撑。

  在生活配套服务建设方面,南区将与德国麦德龙超市、德国医谷、慕尼黑皇家啤酒、瑞德咖啡等企业和品牌接洽合作;北区则将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中德国际学校、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项目建设。

  北京中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兰雄景介绍,一年来园区累计落地项目28个,总投资22亿元。目前,产业园已集聚73家德资企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8亿元,新增投资1.2亿美元,德籍高管及工程师团队达到100余人。

  曾经的老厂房变身现代化工厂、不少村民在外企成为上班族近日,北京中德产业园举办“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媒体日活动。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自去年以来,园区共盘活4.6万平方米闲置低效厂房,引入了中德双总部思灵机器人、中德微构工场等6个优质项目落地,以“腾笼换鸟”激发了城市更新活力。截至目前,北京中德产业园已集聚73家德资企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

  北京中德产业园是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产业园总体规划20平方公里,形成南区、北区两个区域发展核心。在中德产业园北区,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分布其中,这里是众多智能制造企业的“新家”。不过在多年前,北区曾遍布老工业厂房,设施、设备早已落伍,随着中德产业园的出现,老厂房实现升级改造。

  独角兽企业“思灵机器人”是中德产业园北区的企业之一,入驻产业园后,公司对厂房进行更新,融入了极具金属感的工业元素,不仅对外立面进行全新升级,厂区内部的功能分区也更加科学。在厂房内的测试区,一个个机械臂正在进行负重、转动、定位等精细测试。技术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些机械臂如同人的胳膊一般,不仅可以在医生的指挥下完成手术,还可以“走”进汽车制造企业打磨车漆,用途非常广泛。

  与机器人公司毗邻的是德国威乐水泵公司,这里是该公司的全球第二总部。威乐水泵早已应用于工业和居民用水,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都有这一水泵的身影。

  中德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德产业园北区的出现不仅仅提靓了周边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附近的村民们多了就业的渠道。“因为园区前身是老工业厂房,不少村民之前就在这里的工厂上班。如今北区吸引大量外企入区,村民们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稍加培训便可快速上岗。”该负责人介绍,与之前的老工业企业相比,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工资收入也有了提升。

  中德产业园南区位于首都机场南侧,拥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这里是德国企业和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等科技服务业聚集地。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园区已建成300万平方米办公及研发楼宇,正在建设近5000套国际人才公寓,同时规划有轨道交通R4线。目前,首期核心承载地中德大厦投入使用,将为企业提供工业设计、商务交流等支撑。

  在生活配套服务建设方面,南区将与德国麦德龙超市、德国医谷、慕尼黑皇家啤酒、瑞德咖啡等企业和品牌接洽合作;北区则将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中德国际学校、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项目建设。

  北京中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兰雄景介绍,一年来园区累计落地项目28个,总投资22亿元。目前,产业园已集聚73家德资企业,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8亿元,新增投资1.2亿美元,德籍高管及工程师团队达到100余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季度贵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69亿元

一季度贵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69亿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一季度 贵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6.9亿元   6月7日,记者从贵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一季度,贵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76.9亿元,超“强省会”一季度目标11.9亿元。   今年以来,...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八大举措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八大举措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为解读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研讨产业新特点和应用新趋势,主题为“促进融合应用、壮大产业生态”的工业互联网系列在线论坛(头部期)近日举行。论坛由中国工业报社、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中国工业报社中工智库承办。   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姜爱娜介绍了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在助力产业发展和北京构建国际科创中心中发挥的作用。她...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位于黄冈市主城区以北、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以东、向团风县方向发展区域,是黄冈市与武汉市合作共建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之后的又一重大共建工业园区,与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共同组成黄冈与武汉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是武汉市、黄冈市探索武汉1+8城市圈联动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区域产业互动融合示范区的重要平台。   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大别山振兴发展、武汉“1...

刚刚!总投资622亿元北京的“赤峰硅谷”开工!

刚刚!总投资622亿元北京的“赤峰硅谷”开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刚刚!总投资6.22亿元,北京的“赤峰硅谷”开工!   12月29日,京蒙(亦庄·赤峰)科创产业园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市委书记万超岐,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杨秀玲,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沈永刚,北京市支...

北京“两区”建设落地项目超3500个

北京“两区”建设落地项目超3500个

  项目落地率超50% 其中外资项目570余个   近日,北京举办“两区”建设贸易投资便利化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唐永宏介绍,北京“两区”建设两年来,截至目前,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库系统累计入库项目7000余个,预计投入资金约1.95万亿元;其中7个自贸区组团所在区入库项目4300余个,占全部入库项目总数六成以上。“两区”建设两年来累计落地项目超过3...

北京“两区”建设赋能园区迭代

北京“两区”建设赋能园区迭代

  2月23日下午,在北京市“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两区”专职副主任、市商务局新闻发言人刘梅英表示,截至目前,北京“两区”建设累计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42项、全国标志性项目61项,向全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34项,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动力持续增强。   她表示,全市各区都明确了“两区”建设的重点承载园区,今年将分层分类推动重点园区(组团)提升,...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产业招商布局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产业招商布局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头部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头部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头部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拥有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