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區”科技創新片區海澱組團新增注冊公司近1500家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 (董兆瑞)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 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專場”。會上,海澱區商務局局長王澎介紹,截至目前,科技創新片區海澱組團新增注冊公司近1500家企業。 今年1-5月份,海澱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2家,合同外資58.87億美元,同比增加390.72%,實際利用外資28.70億美元,同比增加14.29%,全市佔比42.58%。
王澎介紹,為加快推進“兩區”建設,海澱區印發了《海澱區“兩區”建設工作方案》,確定了“4+3+5”的任務推進模式,84項重點任務(其中對標市級任務68項),已施行“海英計劃(升級版)”支持政策、建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建設離岸創新中心、落實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等66項任務深入實施,佔比78.5%。
初步匯總知識產權全鏈條“快保護”服務體系、續貸中心、政務服務全場景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知識產權糾紛“源頭回溯”訴源治理機制等11項首批制度創新成果。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形成了全市首家享受新政的案例,並且在“兩區”建設首年匯算中,海澱區共16戶企業享受到“兩區”稅收優惠新政,合計減免金額4.28億元。新政享受戶數、優惠金額均居北京市首位。
在積極推動外匯政策和外債便利化試點政策落地方面,海澱區內39家企業辦理便利化外債超35億美元,每年節約利息等財務成本超8億人民幣﹔10家企業辦理一次性外債登記近100億美元,使用逐筆資金無需重復登記辦理,資金使用效率提升20%以上。
據介紹,海澱區先后舉行8批集中簽約,引進77個項目。設立了北京市首家自貿業務專營銀行(農行北京自貿試驗區分行)。強化“三單管理”,即建立政策清單、空間資源清單和目標企業清單。梳理產業資金、人才、科技服務、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政策清單36項。建立了空間資源清單,經測算,海澱組團片區內可利用空間資源一共有962萬平方米,其中增量空間940萬平方米,存量空間資源有22萬平方米。明確GaWC、世界500強等目標企業130家,已取得有效聯系近100家,目前已推動中瑞誠會計師事務所在海澱落地。
目前海澱區累計舉辦了28場政策解讀會,覆蓋2000余家企業﹔舉辦了兩場“兩區”建設微博大V行活動,相關視頻點擊量突破2.3億人次﹔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海澱組團10余處標識點全部設立完成、相繼亮相海澱組團。另外,海澱區制作了H5政策服務包,集成市、區兩級130余條新出台的政策措施,通過公眾號、微信等網絡進行傳播,讓企業方便快捷的了解使用相關政策。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