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互促!崔村镇全力打造京北绿色休闲名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农文旅融合互促!崔村镇全力打造京北绿色休闲名镇
今年以来,崔村镇注重强化统筹协调,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打造苹果特色小镇相结合,结合“崔村红”品牌资源禀赋,以苹果产业发展为基石,辐射带动现代农业、文创、旅游融合互促,逐步构建特色经济发展矩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生态本底和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打造京北绿色休闲名镇。
记者走进崔村镇的各大苹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将圆润饱满的苹果包装入库,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崔村镇被誉为“京郊苹果头部镇”,拥有天然的沙质土壤和优质的地下水源,截至目前,镇域标准化果园超过6000亩,苹果产量年均300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2800万元,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区的1/3。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近年来,崔村镇采取“典型带动、全面推广”的方式,深入实施12个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和“两委”干部“骨干”工程,培育40家专业合作社,选树出一批产业带头人和一批90后“新农人”代表,示范带动500余农户实施标准化种植。
此外,崔村镇还着力打造电商销售示范村,给苹果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我们通过开展短视频制作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对新媒体运营宣传、视频剪辑等进行全面指导,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短视频平台积极宣传家乡的好苹果。”崔村镇党委书记熊强表示,崔村镇将多渠道拓宽苹果销售渠道,通过“流量”变“留量”,“食客”变“游客”,带动全域产业综合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崔村镇进行了大胆探索,将苹果文化元素融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与北京服装学院专业团队合作举办“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作品展。
“我们依托‘乡村设计工坊’推动本土化艺术设计,开发了明信片、T恤衫、特色纸、帆布包、小桌灯等系列‘崔村红’苹果主题文创产品。”熊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镇域内文创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70余万元,进一步丰富延伸了苹果产业链。
甜香沁脾的苹果冰激凌、果香浓郁的苹果鸡、形似真品的苹果糕点......崔村镇还不断推动产业链向“精加工”延伸,与昌平职业学校共谋打造镇域舌尖美食IP,推出包含冷菜、热菜、主食、甜品等26道特色菜品的“苹果主题宴”,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苹果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和文化旅游“结亲”,为此崔村镇建立了“镇村校企”四方联动机制,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坤金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以“崔村红”苹果主产地真顺村为主承载区,建设了真顺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先后举办了苹果市集、音乐节等特色活动。
据崔村镇镇长聂慧松介绍,线创意产业园是经一座废弃印刷厂改建的艺术园区,厂区一处由车间改建而来的书吧,设计了令人仰止的书山和贯穿整座车间、铺满书籍的道路。厂区原有的一些空间也分别被改造为多功能厅、云放•美术馆、咖啡馆、云放四季餐厅、真顺•云放汤泉艺术酒店等,文旅相结合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休闲、度假。
同时,崔村镇还打造了“苹果橡巷”主题街区品牌和苹果文化骑行路线等特色IP。“我们联动镇域内军都山滑雪场、太伟高尔夫球场、橡树谷等3个点位,串联昌金路休闲产业带,构建了北部山区百里暖带精品游玩路线,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聂慧松说道。
如今的崔村镇果园飘香,蓝绿交织,风光旖旎,产业兴旺。崔村镇党委书记熊强说,“作为生态涵养区,全镇将主动融入主题教育当中,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做好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打造苹果特色产业链,盘活工业产业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将崔村镇建设成现代宜业、生态宜居、休闲宜游的京北绿色休闲名镇。”
来源:北京昌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