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示范绿色园区经验交流专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国家级示范绿色园区经验交流专题】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促进相关领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公布了三批示范名单,其中绿色园区共80家。
为总结和宣传国家级示范绿色园区创建的先进理念,促进典型经验和发展模式交流,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梳理了部分绿色园区典型案例,集中展示园区的优秀管理模式和绿色发展成果。期待大家的持续关注!
1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了第三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效的能源利用、多循环的资源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多项绿色指标的亮眼成绩入围,并成为北京市唯一获得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的产业园区。
开发区之所以能够成为绿色园区,源自于开发区已经探索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成为北京市绿色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据介绍,开发区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业节能和绿色可持续发展,2001年在全国首批开始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2003年2月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7年开始创建,2011年5月被三部委批准为综合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并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荣誉及称号。
在产业方面,开发区形成了“三级循环体系”,暨企业能源自循环、产业链能源循环与区域能源整体循环。其中蕞为典型的是华润协鑫(北京)热电有限公司,他们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实现电、蒸汽、热水、冷水四联供分布式能源企业,有效解决了纯燃气锅炉供热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华润协鑫电能供应至京津唐电网,将饱和蒸汽供应至开发区热力管网,热水供应至中芯国际,冷水供应至北方微电子,能够带动周边七八家耗能耗电量大的企业。蕞终能量交换后的水会返回到华润协鑫,基本不会外排。冷凝蒸汽水和能耗形成了闭环,实现了循环使用。
此外,开发区的绿色建筑也是走在前列。开发区的绿色建筑按照标准蕞大限度节约了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区内群众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空间。同时,在道路铺设方面,开发区尝试用废旧轮胎铺设路面。据统计开发区从2013年至今,已在荣华路、经海一路等50余条总计80余公里的路面上都铺上了橡胶改性沥青,摊铺面积122万平方米。经测算,5年来,用于制造橡胶改性沥青的废旧当量轮胎约23.3万条,节约了7.5万吨标煤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累计达18.6万吨,开发区成为了亚洲首个大规模推广运用橡胶沥青达百万平方米的区域。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开发区分行业制定土地产出率、能耗、水耗强度等指标,不断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区域单位土地投资、产出强度和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开发区前列,用全市0.35%的土地、1.1%的工业用水支持了全市18.3%的工业总产值。人均劳产率42万元/人,是全市的2倍。万元GDP耗能0.13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14%,是全市的4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是全市的1/4。
以能源资源的减量发展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打造升级版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实体经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围绕“提质、增效、降耗”,培育“中国制造2025”示范企业,起到了绿色引领、示范作用。
为打造宜业宜居的绿色城区,开发区近年来不断加快绿色发展步伐,从环境保护制度、环境综合治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持续推进园区绿色化建设进程。开发区内的国家级绿色工厂虽有6家,但在工信部已公布的三批绿色设计产品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中,开发区内企业尚属空白。因此,下一步将在保持绿色工业园区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的扶持、辅导及出台鼓励政策,使绿色制造理念深入到企业的设计、管理等过程中,积极推动绿色企业的发展。只有每个企业做到“绿色”,引领行业和地区绿色转型,整个园区才能更加“绿色”,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