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发改委头部次明确强调招商引资可以继续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在2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对当前社会关心和热议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问题进行解释。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选取其中与招商引资直接关系的,国家发改委关于国发5号文和支持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内容供参考。尤其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对于招商引资中敏感的土地价格问题,国家发改委也头部次给出明确答复:可以继续实行土地价格优惠。毫无疑问这也将成为招商引资的重磅武器。
1、国家发改委: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重点支持制造业项目,并继续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提问】当前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也面临一些风险,比如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形势就不太乐观,请问对此您怎么看?另外,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5号文),也就是我们说的吸引外资20条,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谢谢。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合分析当前外资流入流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吸引外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自2008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一直居全球前三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蕞新报告显示,在2016年全球跨国投资总量下降13%的大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逆势增长2.3%,达13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我国仍是全球蕞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之一。
当前我国政治社会稳定,国内市场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综合环境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利用外资正处于优势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外资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对此,既要客观看待这一经济发展规律,也要积极应对,完善我们的制度环境,并鼓励外商更多地投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关于你提到的制造业吸引外资问题,鼓励外商在制造业加大投资、优化结构是《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的重点之一。主要举措有以下四点:一是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开制造业。三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重点支持制造业项目。四是对于鼓励类外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并继续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提问】我们注意到,近期中央审议了关于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我们想请问,出台这个文件的考虑主要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措施?谢谢。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不仅对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且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专门针对企业家精神研究提出指导意见,就是要着力解决当下的突出问题,回应企业家关切,给企业家吃上“定心丸”、“提神剂”。
一是营造环境。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各类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加强企业家财产权保护,加强企业家创新收益保护,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利;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维护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加强对企业家诚信经营的激励约束,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荣誉激励,拓宽企业家参与政治生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加强对企业家的正面宣传。
二是完善服务。完善对企业家的优质高效务实服务,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健全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家参与机制,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完善支持企业家专注品质、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家持续创新、转型发展;完善企业家容错机制和帮扶机制,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容错机制,帮助扶持经营困难或失败的企业家再次创业。
三是加强引导。加强对企业家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引导支持,加强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面貌,鼓励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传承,加强培育年轻一代企业家,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强化企业家精神研究;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公众号zsyznc】
【预告】国发5号文和7号文给招商引资带来巨大震动!优惠政策,再次成为招商引资重磅利器。如何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直接关系2017招商成败。为此,3月15-17日三天(周三-周五),招商引资内参将在北京举办“2017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闭门研讨会”,分别邀请该领域著名教授学者(约2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委领导专家(约2位)、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经验丰富或先行一步的领先地区招商负责人(约2位),与大家进行授课和研讨,帮大家更深理解和运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参会对象:仅限各地政府主要领导、招商局投促局、发改委、经信委、开发区、产业园等招商部门主要负责人。
费用:4800元/人(含场地、专家、讲义、茶歇等费用;不含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开具正规增值税发票)。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