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走进京郊蘑菇园 探秘小蘑菇里的大产业

admin9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6

  2021年12月15日,围绕“农业技术赋能食用菌产业,数字技术助力延长农产品000061)文化内涵,提高农产品绿色消费附加值,为农民致富增收注入新活力”主题,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推出“走进京郊蘑菇园 探秘小蘑菇里的大产业”科普宣传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农业专家、摄影爱好者、微博、微信达人等参观北京市顺义区农科所陀头庙示范基地和北京龙湾巧嫂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了解食用菌制棒原料、制棒设备、生产工艺和科普基地建设情况,解密食用菌生产“一高(高效益)两低(低耕地占用、低用水)”绿色低碳循环特点,了解北京市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做优食用菌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取得的成效。

  在北京市顺义区农科所陀头庙示范基地,只见根根菌棒排列整齐,一朵朵浅褐色的蘑菇像小伞一样长在菌棒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菌香。讲解人员向大家介绍:“这里是香菇,那边是黄伞、玉髯,还有灵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用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市民非常喜爱、不可或缺的绿色健康食品,是北京市“菜篮子”中的重要品类。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的硬约束加剧、产销端结构性矛盾突出、消费升级衍生新需求等新的挑战。为此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从基础理论研究、品种选育、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模式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服务,在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中发挥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据了解,随着都市农业结构性调整,近年来北京市食用菌产业规模和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种类和生产模式不断丰富。海鲜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常规菇种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羊肚菌、黑皮鸡枞、大球盖菇、灵芝、蛹虫草、银耳等特色菇种逐渐推开。在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的努力下,30多种食用菌已经装入市民菜篮子,且能满足全年供应。各品种在京郊均有分布,并形成了一定特色和生产规模,如,房山的平菇、杏鲍菇,通州的海鲜菇、茶树菇,昌平的栗蘑、金针菇,顺义的榆黄菇,大兴的大球盖菇、海鲜菇,密云的黑木耳等,极大丰富了本地食用菌市场供应。

  由于食用菌本身颜色、形态及生长习性的特殊性,做成观赏盆栽既能满足其食用性的需求,又具有观赏性与科普性。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的指导下,市民代表们亲自动手制作食用菌盆栽产品,学习如何在“太空仓”的装置内培养榆黄菇。

  据专家介绍,“蘑幻太空仓”产品整体呈蘑菇造型,下面是底座,装菌棒,上面配有保湿盖,保湿盖部分能够开关,既可保湿又方便管理和观赏,半圆形盖顶搭配五角星透气孔,模拟星空,也是命名的一个依据。装置内部还配有水槽,可以随时补水增湿,为菌棒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除了保持湿度,还要注意通风和光照问题,通风不良容易形成畸形菇,蕞直观的表现就是柄长盖小,此外还不能阳光直射,但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因此整个培养过程均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家庭栽培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了保证口感和品质,一般达到七八成熟时就要采摘。一是此时的菇纤维细,比较鲜嫩;二是此时没有弹射孢子,可以避免孢子弹射到室内或引起敏感人群的孢子过敏。采摘后将未摘下的菇根清理干净,停止喷水几天,待菌丝恢复生长后,重新按照出菇期的要求进行喷水管理还可以继续出菇,在家培养的平菇类食用菌一般能采收2-3潮。

  在丰富百姓生活的同时,家庭栽培食用菌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据龙湾巧嫂园区负责人介绍:“一个菌棒产出的食用菌直接销售仅价值10-20元,而利用家庭栽培装置蘑幻太空仓销售菌棒,可以卖到80元以上,扣除装置成本,菌棒的价值增长了3-4倍。”

  为了充分挖掘食用菌休闲娱乐及科普功能,让食用菌走入更多百姓家庭,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还开展了食用菌家庭栽培模式试验,研发了食用菌与蔬菜盆(箱)式套种,形成了食用菌休闲模式:从可赏、可食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套种搭配品类、时机、套种容器的选择,攻克了蔬菜植株与菌类对生长环境需求的矛盾,形成了包括灵芝、平菇等与辣椒、番茄等作物的盆栽、箱栽套种模式,让更多新、奇、特的食用菌走进百姓生活。

  此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设计了食用菌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知识课程,促使形成了食用菌科普教育园、食用菌专题科普课外实践园、食用菌主体采摘园等一批向“生活功能”转变的特色园区,如月亮湖、三宝香、龙湾巧嫂等园区。

  走进大棚,一株株灵芝盆景映入眼帘,远远看上去像是一朵朵的“祥云”,惹人喜爱。每个盆景形态各异,显得既古朴清新又韵味无穷。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菌类,但二茬、三茬灵芝的药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对比较低。因此园区利用头部茬灵芝作药用,二茬、三茬灵芝做灵芝盆景,以提高其附加值。灵芝盆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利用成熟后的灵芝加工而成的定型工艺品。

  技术人员通过人为控制温度、光线及空气,可培育出形态多样、姿态多变的灵芝素材,利用嫁接技术使灵芝形成多种艺术造型,再经过特殊处理保持其形态和色彩,就做成了艺术盆景,创新的手法拓宽了灵芝产品的销售渠道。园区负责人介绍:“原来的二茬灵芝论斤卖,平均一片只能卖到5元钱,加工成灵芝盆景可以每盆卖到80元-300元。”

  “仙草”变“盆景” ,实现了灵芝种植与文创融合,把灵芝带入“艺术圈”,赋予了它更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经典独特的造型和深邃的艺术内涵,在观赏盆景中独树一帜,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

  为了进一步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在本次活动中引入“科普推广+品牌创建+产业提升”体系的摸索研究,邀请专家现场培训讲解,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产业构建产品之外的附加值,将食用菌产业数字科普体系在企业内部的蘑菇展示环节进行应用,进一步促成数字技术对于企业品牌创建和产业提升的助力拔节。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北京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E园EPARK联合办公共享办公众创空间

E园EPARK联合办公共享办公众创空间

  500㎡屋顶花园,私属庭院露台,让吸烟和畅谈告别楼梯间,把办公室搬进大自然。   明亮柔和的光线、新鲜的空气、现磨咖啡、红茶、花果茶……色彩、灯光、音乐、温度、配套等,让舒适的办公体验无处不在。   E园EPARK(雅宝路社区)毗邻建国门、朝阳门地铁站,便捷通达;4个花园露台、1个大型绿植墙、每张办公桌配备的绿植,成就“有氧办公环境”。...

一园两牌三地——大兴自贸区将建人力资源产业园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园两牌三地——大兴自贸区将建人力资源产业园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人才聚,事业兴。在大兴自贸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体系正在逐步构建。近日,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兴临空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下称“大兴人力园”)即将开建,并将于建成后挂牌“北京大兴临空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拟)”和“京津冀人力资本科创中心”。大兴人力园将与廊坊、天津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形成联动格局,共同推动京津冀人力资源产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大兴人力园将分两期建设...

三大运营商为何都花至少几十亿在京津冀建产业园?是头脑发热?

三大运营商为何都花至少几十亿在京津冀建产业园?是头脑发热?

  近年来在京津冀区域内,三大运营商纷纷建设了自己的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项目进展虽然不尽相同,但产业园旨在为区域内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存储与计算能力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接下来,运营商财经网就将试图对比三大运营商的相关项目。   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高村科技创新园,占地面积117.19亩,总投资44亿元...

严防病毒进入产业园区——经开区将建进出京报备制度

严防病毒进入产业园区——经开区将建进出京报备制度

  自动播报语音提示员工扫码测温,保洁人员定时对电梯按键等进行清洁消杀,食堂立着多台手消毒机,公寓楼的人脸识别设备发现体温过高的住户能自动向园区后台报警……   经开区已将产业园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据悉,作为产业功能区,经开区加强对区内园区、商务楼宇和公寓类住房的管控力度,将尽快建立进出京报备制度,企业、社区、园区、厂区逐级报备,全面掌握进出京人员情况,确保不漏...

中关村丰台园“十四五”发展建设规划发布

中关村丰台园“十四五”发展建设规划发布

  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牵引作用、强化多维度协同发展、构建2+N创新空间格局、加大园区生态智慧建设力度2月23日,记者从丰台区获悉,《“十四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发展建设规划》日前正式发布,2025年前,丰台园东区将存量更新5万平方米,西一区完成68万平方米一级开发,重点工程新增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丰台园区总收入...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入选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入选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联合认定了12家贸易发展基础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园区为首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成功入选,这也是北京市首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朝阳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现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超过1500家,人力资源服务贸易已涵盖求职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人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园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园区!

  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进一步助力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医疗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产业转化和人才培养新高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李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苏州市副市长曹后灵,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开园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开园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 柳姗姗 彭冰)6月8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开园暨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投产下线活动。当天,由该产业园生产制造的北京地铁19号线首列车也正式亮相。   产业园位于房山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厂区建设用地58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近26亿元,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政企联合打造京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