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让绿色成为北京经开区发展“底色”

admin7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23

  让绿色成为北京经开区发展“底色”

  ——就“无废城市”建设专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胜

  2019年4月3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正式进入“无废时间”。截至今年6月,“无废城市”建设已开展一年有余。

  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开区秉持先行先试的态度,切实推进制度、政策及技术创新,不断探索开发区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的可行路径和具体模式。

  日前,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胜接受本报专访,介绍北京经开区在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路径以及引导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

  主动选择、高位部署,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申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可以说是北京经开区的主动选择,也是势在必行的探索和尝试。”梁胜说。

  北京经开区作为北京市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和链接世界经济的重要窗口。2019年,北京经开区获得北京市政府批复,负责在2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和建设“亦庄新城”,这为打造升级版开发区、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自建区以来,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北京经开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思路。通过多年的绿色产业园建设,北京经开区具备了进行“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各项条件。

  据梁胜介绍,入选建设试点后,北京经开区经过4个月的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划部署“打造绿色经济新坐标”“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创新危险废物管理机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四大方面40项试点建设任务。

  同时,北京经开区专门组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绩效管理办法》,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北京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的高质量稳步推进。

  深耕细作、成效可观,“亦庄路径”逐渐成型

  “区内3家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10家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工厂创建,超过北京市申报企业总数的1/4;45家酒店均已取消一次性消耗品的主动提供;示范性社区的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正确投放率超过90%……”一年来,北京经开区从探索工业固废全程减量新路径、推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新方式、推行固废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搭建绿色生活方式新场景、打造“无废亦庄”绿色新名片等维度,深耕“无废城市”建设。

  采访中,梁胜每蜷起一根手指,就有一组数据从他的口中数说出来。

  烂熟于梁胜心中的不仅仅是这一组组统计数据,还有北京经开区在政策体系搭建、“工业无废”综合管理、绿色生活方式新场景搭建等方面取得的不俗成效。比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洁生产管理办法》等6项区域性政策法规的制定,支撑起北京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3家北京市级绿色供应链企业获批、10家绿色工厂获批、1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落地、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稳步推进等,使得“工业无废”的综合管理思路更为明晰。探索“互联网+源头分类”、积分奖励等模式,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管委会率先推行集约化办公模式;区内大型超市拒绝提供一次性塑料包装等,不断为经开区群众搭建众多类型的绿色生活方式新场景……

  累计入住企业58家、办公人数2000余人,企业服务大厅日接待办事群众800余人的亦城财富中心,缘何在疫情期间入住率提升1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固废减量却达50%?

  对于记者的提问,梁胜说,这要归功于北京经开区探索出的经营性产业园区集中管理模式。作为试点,亦城财富中心利用物联网、互联网融合的技术模式,购进新型的智能垃圾处理设备,构建了“1+4”固体废物的统一管理模式,已然成为“无废园区”样板,为其他园区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

  无独有偶,北京经开区以生物医药园为试点探索出第三方商业服务模式:在园区内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库房,并采取定时收集、分类贮存、适时转运、集中委托给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园区内产废单位危险废物贮存不规范、转移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在服务企业降低危险废物处置成本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环境安全风险。这同样成为北京经开区在探索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分类处置模式过程中,开辟出的亦庄特色路径。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打造“无废亦庄”名片

  “‘无废亦庄’,正在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张绿色名片。”谈到北京经开区“无废城市”建设的未来愿景,梁胜坚定说道。

  据悉,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在工业领域,立足经开区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各项试点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底,建立起“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开发区示范模式。通过推动产业循环发展、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新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等举措,全面提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探索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模式。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在“亦庄新城”范围内全面铺开,落地一批先进的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设施,基本实现依靠区内基础设施处理处置固体废物,初步实现园区趋零排放。

  在生活领域,将广泛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持续推行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类群体形成低物质消耗、低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并建设“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基地,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固体废物管理理念与“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的中国品牌。

  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北京经开区将在工业领域和生活领域,实行固体废物全过程减量、充分循环利用,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在理顺产城关系、完善发展环境的同时,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样板。并通过“十四五”规划、“亦庄新城”规划,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搭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平台,使“无废亦庄”成为北京经开区名副其实的绿色名片。

  ·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汇总

  ·湖北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国家发改委安排4000万元支持湖北湖南灾后应...

  ·上海发布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

  ·除夕全国铁路客流明显回落 预计发送旅客830...

  ·南方地区雨雪趋于结束 多地持续做好后续保障...

  ·武汉铁路运输基本恢复正常 加开夜行高铁71.5对

  ·2023年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6%

  ·西藏实现邮政快递服务全覆盖 去年寄递1.91亿件

  ·江苏首次实现全省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绿电供应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北京将打造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北京将打造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刘浦泉)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与北京市平谷区政府18日签订共建北京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合作备忘录。当天,北京马坊工业园区与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协议,成为落户北京绿色能源产业基地的首个项目。   根据合作备忘录和投资协议,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与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将在北京马坊工业园区建设以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制造为...

大型“绿色”投资项目落户北京

大型“绿色”投资项目落户北京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陈建)让地沟油变成生物能源,把厨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实现建筑工业化,减少工地扬尘,防控大气中的PM2.5;建设大型农业物联网信任系统,为农产品质量问题溯源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今天上午,14个高端项目落户北京市东北部的顺义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此举是北京重点引进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为主的“绿色”项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启用

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启用

  中关村西区增设230个有害气体传感器   结合近期公共交通领域的突发事件 北京警方开展公交车应急处突演练   北京八里桥老桥将禁止机动车通行   北京年内网上政务办理事项将超9成   成本优势叠加性能提升 “少数派”磷酸铁锂电池能否逆袭   组装细菌“大杀器” 免疫系统避免“走火”有绝招...

首家绿色园区全程建设体系亮相中关村科技园

首家绿色园区全程建设体系亮相中关村科技园

  中新网12月21日电 国内头部部从一级开发、二级建设、产业组合到运营管理四个层面,对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进行指导的全绿色建设体系,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绿法》启动暨入园企业签约仪式上正式亮相。此举不但意味着国内唯一一家开发建设全程融入环保概念的科技园区将诞生中关村,而且表明了海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的决心和勇气。   据悉,这部被...

北京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将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

北京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将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

  北京市将抓住北京冬奥会举办契机,继续巩固产业调整转型和高精尖经济结构优化的良好势头,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李涛30日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主办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上提到以上内容。...

广西田东: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

广西田东:奏响绿色发展新乐章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广西田东县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各方面,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经济增长的“含金量”。2024年,田东县生产总值达206.05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个坚持” 强引领,夯实绿色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