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旧厂房改造成的北京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
昨天北京台的网红打卡地介绍了“二七厂1897科创城”,饶有兴致的看下来,感觉这里就是一个文化乐园,人来到这里会受到一种熏陶,就是那种文化氛围的熏陶,而且还不生硬,既欢乐又有看头。
关于这个“二七厂”北京人并不陌生,因为“二七大罢工”我们都知道,这里便是“二七工人运动”的主要策源地,而且“二七厂”还生产出过新中国的头部台内燃液力传动车呢。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北京很多老厂外迁,二七机车厂就是这样,只留下了工业厂房,而随着北京对于老厂房改造升级的脚步越来越快,二七厂原址也位列其中,因此它现在变成了“二七厂1897科创城”,这是历经两年改造的成果。
去年10月18日“二七厂1897科创城”正式开园,园区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中央还铺设了一块2000平方米的超大草坪,“8栋国家级百年文物建筑林立其中、90余家企业入驻在内”,升级完成后的“二七厂1897科创城”以科技和文化产业为服务对象,利用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迹,打造北京西南又一处品牌文创园区。
昨天在电视中大致领略了一下“二七厂1897科创城”的现代风貌,里面用各类机械设备改造的创意景观有很多,厂房之间的甬道既安静又充满文艺范儿,墙壁上随处可见彩绘,孩子们在这里可高兴了,而且很多成人也被众多的彩绘所吸引,跟孩子一样也玩得不亦乐乎,摆拍照哪能少的了呢,关键是这里的创意设计都很前卫,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个人感觉北京这些年对于老旧厂房的再利用都非常成功,蕞早的我们都知道“798”,如今早就成为了北京的一个新地标,很多外地人到北京来玩都点名儿要去“798”看一看,然而现如今似“798”这样的、将老厂房变身成旅游之地的案例就很多了,比如正在进行的“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里面就有很多个被市民推出的类似于“二七厂1897科创城”这样的工业遗址老厂区,老厂房经过改造之后换发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了市民喜闻乐见的旅游景点。
其实说到“老旧厂房更新”这件事,它也属于北京市“拆违治违”里面的一个内容,就跟“合理利用公共空间”一样,例如现在大兴的“临空核心区”,这个区域力求打造的是“国际化、高端化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其区域范围内的那些老厂房以及闲置土地都被重新改造升级为“场景态+内容态+媒体态”的创新文创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对闲置用房升级改造,引入“高精尖”项目,不断提升优化临空核心区承载能力,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外一点,关于老厂房的升级改造也符合首都新功能定位中“打造文化之都”的要求,让众多文化元素汇聚于改造升级完毕后的工业厂房之中,也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创新举动。因此北京2018年就出台了首个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的专项政策《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提出“北京将挖掘老旧厂房空间资源,承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意见》中还说“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坚持需求导向、高端引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三项原则。对于老旧厂房,特别是围绕“保”和“用”的关系,强调要“该保则保、以保定用、以用促保”。
就此,北京老旧厂房何去何从?、以及怎样升级改造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所以这两年我们从新闻中看到不少工业遗存都经过改造之后换了一幅模样,比如“北京铜牛厂”,伴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型的节奏陆续完成了腾退,今年年底前就会变身为“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而老首钢的改造利用就更加登峰造极了,“工业与文化结合”“工业与运动结合”“工业与休闲娱乐结合”等等,这都是老首钢区域内的工业遗存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空间和享受。
而据报道:“截止到2019年10月,北京市各个区共梳理出老旧厂房资源774处,占地面积3227万平方米。其中在城六区老旧厂房有248处,占地面积达1943万平方米”;特别是北京在推进老旧厂房改造过程中,既保留了城市的工业文明的印记,又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元素;在大量释放老旧厂房资源的同时,也让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显得更加生机盎然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