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赵全营镇北郎中村迈向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乡村振兴】赵全营镇北郎中村迈向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北郎中村是赵全营镇镇域规划中心村,村域总面积6400亩,土地面积4500亩,总人口800户、1800人。多年来,北郎中村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组建北郎中农工贸集团,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各项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蕞近几年,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立足“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四位一体发展定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目前已形成了种猪繁育、生猪加工、农产品加工配送和花卉苗木、蔬菜生产、休闲观光农业及双创基地等主导产业,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农业发展模式。
2021年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965.3万元、村集体企业销售收入4亿多元,实现利润450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其中由村集体分配及各项福利达2万元。北郎中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已成为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探索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股份合作制改革
北郎中村发展之初,也面临缺少资金、缺少办法的局面。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只有通过发展股份制,才能走出困境。北郎中村率先在京郊发展起了股份合作制,并取得了成功,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1989年,北郎中村集体资产不足200万元,面临资不抵债、村民增收困难的严峻状况。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人员自筹资金成立了农场、猪场等小企业,开启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1992年,北郎中村进一步规范经营体制,将几家村级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后入股作为村集体股份,村民、员工以现金形式入股村集体企业,共吸收个人股金100万元,在初步缓解企业发展资金链短缺问题的同时,打造村民利益共同体,激发企业干事创业的热情。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单一的农村经济合作社难以适应发展需要。1996年,注册成立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北郎中农工贸集团以“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奉献绿色产品、共享绿色生活”四绿的发展理念和“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以籽种农业为主的一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二产和以休闲农业为主的三产,并将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化发展,逐步形成现代、高效的农业产业格局。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和农工贸集团四套队伍的支委交叉任职,突出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整合放大了各部门优势。
二、通过集团化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一)依托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济
1999年,北郎中村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土地确权流转工作。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委托农工贸集团统一经营管理,村民每年获得稳定增长的土地流转和经营收益,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投资者、劳动者、受益者和监督者。
(二)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北郎中村立足“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奉献绿色产品、共享绿色生活”四绿的发展理念和“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持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先后建设成立了种猪场、花木中心、屠宰厂、食品配送公司、果蔬产销中心、食品厂、投资管理公司等村集体企业,实施集团化管理,统筹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带动本村及周边区域2000余人就业。
(三)打造集团品牌促进良性发展循环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北郎中村集体经济和北郎中农工贸集团的股份合作制不断完善,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村集体总资产由资不抵债发展到6.5亿元,总股本由280万元发展到1亿元。村民逐步形成资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集体配置股分红、工资为主的多元收入结构,2021年人均从村集体获得收益分配达2万元。
三、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以“疏整促”为主线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将原有4个种猪场全部拆除,投资2亿元在内蒙古选址迁建。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并逐渐形成年出栏5万头的高标准现代化种猪场。二是在保留农产品加工示范类项目的基础上,对北郎中工业园区内及园区外企业进行疏解腾退,为赵全营镇重点项目中德产业园配套项目做好用地储备。三是充分利用好4万平米创新创业基地,引进总部型企业30余家,引入科技、商贸、电子商务等小微企业百余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镇级财税收入双增长。四是打造以电子商务为龙头,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的全产业链的发展。
(二)依托“三产融合”促进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
一是花木中心积极拓展电商网络销售渠道,配套物流配送服务,进行“订单式”生产,带动花卉产业发展。二是诺金蔬菜合作社新建设3.3万平米高标准日光温室,推进蔬菜种植现代化,形成集育苗、生产、加工、销售、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产业链。三是依托现有农业产业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累计承接各类参观学习、课堂教育10多万多人次;举办年宵花展、迎春花展等活动,积极发展高端农业休闲项目。
(三)统筹规划布局丰富村级综合功能业态
一是利用村域内2000亩平原造林,融合现代休闲农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维护好林业资源同时,开展种植林下中草药种植、林下康养、科普等活动,增加土地收益。二是将花木中心北侧园区升级改造成为首个镇级休闲公园,建成后将辐射产业核心区,拓展休闲娱乐空间,带动花卉产业发展。三是积极调整沿街商业布局,打造集晋汉子酒店、酷趣屋艺术展于一体的住宿休闲餐饮服务区,丰富中德产业园拓展区商业业态。
(四)以科技为发展动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产业发展
北郎中集团与科研院校和专家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先后引进40多个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企业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加强企业技术骨干的培养。北郎中村成立了企业科协,累计培养了30多名企业技术骨干,每年对员工及周边农民进行相关培训。北郎中村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先进集体等。
北郎中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得益于全面实行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股份合作制,有效整合了村级资源,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真正做到了把资产经营起来、土地流转起来、农民组织起来。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提高村民收入,为村居环境不断改善和提升提供了资金保障,走出了一条集生产、生活、生态、示范一体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