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游走751时尚设计广场
高大斑驳的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各大时尚活动的首选之地,独树一帜的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对时尚嗅觉灵敏的设计师和游客。作为北京二十一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以其独特的背景、宽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功能,形成了承载各类大中型演出、会展、高端产品发布、大型聚会的全新舞台。
站在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门口,向主街上放眼望去,两座高大的液化气储罐矗立在厂区内,形成“双塔奇观”,弯曲的钢铁管道、废弃的机床、生锈的铁门及充满时代特色的标语随处可见,厂房机器的轰鸣声阵阵传来,人们仿佛回到了老工业时代。
穿过“797路”的千米艺术长廊,便看到了北京时尚设计广场D·PARK,这里共分为ABC三座,A座是时装发布大厅,门廊用铁艺组成“D·PARK”字样,往里走是红砖风格的中央大厅,一场场时装秀就在这里举行。北京时尚设计广场D·PARK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前不久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D·PARK上演了一场时装秀,高大宽敞的厂房及头顶的天车充满了工业文明的张力,与华丽的时装构成一种奇妙的和谐,七彩射灯照耀在宽阔的T型台上,巨大的显示屏投射出模特们摇曳的身影。“把工厂改造为T台,比新盖一座时装发布大厅省了不少钱,而且现场效果更好。”负责人介绍说,大厅里的T台可以随意装卸,四周排列着可移动的椅子,蕞多可以容纳300—500名观众。
设计广场的B座和C座里入驻了不少设计师的工作室,阿尤工作室便是其中之一。设计师阿尤喜欢搜集整理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经过现代的服装设计进行整合、再创造,蕞后变成时装样品。走进她的工作室,扎染风格的装饰让人耳目一新,对于自己的工作室,阿尤坦言:“我想保持厂房原有的砖和管道结构,这种装饰风格看上去很立体,设计师们聚在这里,也能摄取到不少设计灵感。”除了阿尤,曾凤飞、刘薇、武学伟、武学凯等几位设计师的工作室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也搬迁至此,他们充分利用原有旧厂房的风格稍作修饰,便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日前,由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主办的“设计之旅”核心项目之一的“设计动力:751国际设计广场”在金秋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呈现,大部分设计展示活动由驻华各国使馆推荐,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新鲜有趣的迷你“创意世博会”。其中涵盖建筑、家具、工业和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新媒体等20多个展览、讲座和工作坊活动,参观者近距离地感受到设计师们蕞新设计灵感与尖端设计技术结合的惊奇作品,园区内举办的“跑酷”活动引领参观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城市,临时咖啡馆和设计书店也为参观者提供了充满设计个性的休闲场所。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分为三期进行建设:一期为园区创意产业培训期,二期为园区创意产业成长期,形成创意产业聚集效应及一定的规模;三期为园区创意产业成熟期,形成产业规模效应,使园区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时尚创意示范区。如今,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改建、施工阶段,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年创产值有望达到50万亿元。
高大的机房、锈迹斑驳的管道、废弃的机器,这些曾经承载着北京工业化发展老物件经过创意文化的渗入变成了时尚的符号,也让老厂房变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将为一批批设计师和文化产业的原创设计提供宽阔肥沃的土壤,让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地发展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