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大屯街道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下沉新模式
在北京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作为基层政务服务的重要窗口,朝阳区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将社保、医保、就业创业等多项便民政务服务通过网格化管理带入到辖区楼宇和千家万户之中,努力打通政务服务“蕞后一公里”。
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与社区形成紧密的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实施“1234工作法”。即“1”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2”是贯穿线上与线下两条主线,线上依托街道微信公众号内“政务之窗”模块,线下则依靠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和相关政务服务力量;“3是”组建政策宣讲队、暖心就业队和社会化退休服务队三支专业化力量;“4”是以实现普及居民政策知晓率、提升失业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提高社会化退休人员满意度以及增强地区高龄、孤寡及困难群体的幸福感等四项工作目标。
为确保政务服务能够真正深入基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精心组织劳动保障协管员多批次下沉社区,随时根据居民需求面对面交流,将政务服务信息精准送达每位居民。同时,中心还将协管员队伍建设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实现政务服务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确保政务服务触角能够延伸至社区的每个角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多样化,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服务需求个性化匹配的新路径。中心持续强化劳动协管员队伍与社区网格员的紧密配合工作机制,探索“一户一例”、“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模式,根据有需要的每户家庭和每名居民的实际情况,量身设计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方案,通过深入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和困难,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政务服务,让居民感受到切身的关怀与温暖。这种个性化匹配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政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显著提升了辖区内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接下来,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综合性改革,加强与社区的多项合作与联动,探索更多符合社区特色的治理模式,共同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发展,为辖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建设和谐、宜居、美好的基层政务服务环境贡献力量。
北京地铁12号线开始空载试运行 预计年…
昌平区化庄回迁安置房实现“交房即交证”…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北京新发地“大葱大王…
建行启动“建行零钱包暖心服务周”活动
北京发布2023年度八起生态环境违法典…
北京高精尖基金参投人工智能项目40余个…
组图:北京艺术中心“镇厅之宝”管风琴即…
北京今年“疏整促”实施40项任务
樱花很美停车挺难?海淀区首次开通赏樱免…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