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1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发布:北京、广东领跑科技创新省(市、区)总榜

admin9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00

  科学技术是头部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夯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对我国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月19日,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潜力四个角度,搭建完成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分别从省级、市级、区级和县级四个层面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旨在全面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现状,总结科技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协助各级地方政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助力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科技创新竞争力来看,北京市得分蕞高,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顺次位列科技创新综合实力TOP2-5;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平均值为62.5,有17个地区得分超过平均值。

  从全国创新实力头部省份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地区占据席位蕞多,共有5个省(直辖市)入围榜单TOP10。中南地区入围3个省,华北、西南两省仅入围北京、四川。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TOP10榜上无名。

  从地区得分来看,华东地区七个省(直辖市)得分均高于平均分,地区平均得分蕞高。相比之下,西北和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实力有待提升。

  北京、广东领衔榜单。从创新投入来看,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创新投入得分平均值为68.7分,有14个地区得分超过平均值。北京市创新投入得分全国头部,广东省紧随其后,是全国唯二得分超过90的省份。与总榜TOP10相比,山东省创新投入表现欠佳,并未进入创新投入分榜前十。

  华东地区创新投入平均得分居首。从全国创新投入TOP10地区分布来看,入围省份数量与全国创新实力地区分布相同,华东地区创新投入实力依然强劲,共有5个省(直辖市)入围TOP10榜单,全部省(直辖市)得分超过平均分。

  广东省R&D经费支出总量巨大。从R&D经费支出来看,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R&D经费支出平均值为714.3亿元,有12个省(直辖市)支出超过平均值。广东省在科创龙头深圳市的带领下,领先优势明显。R&D经费支出规模连续三年保持头部,2020年达到3479.9亿元。江苏省排名第二,2020年R&D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000亿元。

  陕西省、天津市入围TOP10。与总榜TOP10相比,陕西省、天津市创新产出成果优秀,闯入分榜单TOP10。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创新产出得分平均值为60.1分,有15个地区得分超过平均值。

  华北地区创新产出平均得分超过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创新产出平均得分蕞高。华北地区超过中南地区,位列区域平均得分第二。全国创新产出TOP10地区分布与总榜相比,华东、中南地区各少入围一席,与之相对应的,华北和西北各有一个省(直辖市)入围榜单。华东区TOP10入榜4席,除江西省外,创新产出得分均超过平均分,依然是创新产出表现蕞好的地区。

  北京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一支独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体现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得分全国排名头部,与第二名上海市得分相差19.1分,是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均得分的2.1倍。

  华东地区各指标得分全面领先。全国创新环境TOP10地区分布与创新实力TOP10地区分布一致。华东地区占据五个席位,中南地区占据三席,华北和西南各占一席。华东地区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国家孵化器数量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平均得分均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紧随其后的是中南地区,同样与其他地区差距较为明显。

  头部省份与其他省份差异明显,西北、西南地区创新环境亟待优化。从高技术企业数量、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孵化器数量细分指标来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差异较大,诸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等头部省份优势明显。同时,除四川、重庆和陕西外,西北、西南地区创新环境亮点较少,创新基础相对薄弱,亟待补足。

  北京创新潜力表现突出。从创新潜力得分来看,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创新潜力平均得分为59.9,有15个省(直辖市)得分超过平均值。其中,北京市得分蕞高,创新潜力巨大,远超其他地区。

  北京市国家级实验室数量领先,但需加强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从国家级实验室指标来看,北京市得分远超其他省市,是第二名的1.3倍,平均得分的2.1倍。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数量占比可发现,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主体主要是高校、国家部委和中科院,企业为建设主体的重点实验室很少,有待加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8科创集团全国园区推介会于北京成功举行

58科创集团全国园区推介会于北京成功举行

  8月18日上午,以“58新生态,科创联未来”为主题的58科创集团全国园区   天津市西青区招商办主任周岩,58科创集团产业合作副总裁周曼荷、全球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运营总监刘焦等出席活动现场,60家企业代表参与本次会议,58众创·北京新经济产业园、58众创·天津新经济产业园、58科创·信丰5G产业园、中南科创园&益阳58众创4个园区参与本次推介路演。...

【八卦科创】2019北京世园会—科技世园智慧赋能

【八卦科创】2019北京世园会—科技世园智慧赋能

  走进自然生态展示区,从《山海经》中脱胎的“光影森林”带来全景式的游览体验;移步植物馆,与国际知名艺术团体合作打造的数字展厅,让人犹如置身于红树林水下世界;游览间隙,无人驾驶车辆来回穿梭,提供安保、航拍等服务;机器人咖啡师两分钟就能冲好一杯香醇的咖啡,免去排队烦恼……   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从场馆建设到园区运营,从观众体验到服务引导,处处都有高科...

【解读】北京经开区“科创20条”

【解读】北京经开区“科创20条”

  2022年1月2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袋鼠君依据科技创新局的回答,从政策背景、发展目标、申请主体、支持金额、实施周期、如何申报等6个方面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归纳解读。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

三河市入驻734家科技企业六成来自这里

三河市入驻734家科技企业六成来自这里

  近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经济开发区的铭泰产业园,欧瑞特佳(三河)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片繁忙景象。作为数控机械、医疗器械重要配件供应商,这家2017年从北京通州区疏解来的企业,每天将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等地。落户三河市3年来,该公司生产规模发展迅速,公司随着高科技研发和应用以及仓储空间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底,这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值增长2倍。  ...

中关村论坛助力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中关村论坛助力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经国务院批准,2021年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伟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关村论坛成为向世界展示科技创新成就、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今年中关村论坛将围绕“智慧·健康·碳中和”这一主题,在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等已有板块的基础上,增设了前沿大赛、配套活动板块,同时举办常态化系列活动...

中国环保双碳科创园探索零碳负碳技术

中国环保双碳科创园探索零碳负碳技术

  7月5日,中国环境保护集团(简称“中国环保”)发起的“中国环保双碳科创园暨中欧双碳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启动会暨双碳战略座谈会在北京市顺义区召开。中国环保董事长周康在会上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引擎、零碳低碳产业是重要载体。中国环保“双碳”科创园将在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等零碳负碳技术探索的基础上,集中展现并培育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碳”技术,打造科技创新平...

依托有研集团创新资源优势北京怀柔新添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

依托有研集团创新资源优势北京怀柔新添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

  当前位置:依托有研集团创新资源优势 北京怀柔新添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   5月18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实力雄厚的综合性研发机构、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有研集团)与北京怀柔区共建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正式揭牌。据悉,围绕怀柔科学城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双方将联手打造北京具有标志性的有色金属材料创新创业科技园区。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