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变身“新网红”未来年税收可达1亿元!这个村实现完美转型
今年3月份,位于颛桥镇的黄二村淡水河畔科创园项目竣工开园,一批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领域的头部企业先后入驻,目前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三四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片天地——产业落后,租金、税收水平低,无证资产和违法搭建普遍,环保、消防、安全生产等问题日益突出,周边村民抱怨连连
说起黄二村,老闵行人并不陌生。20世纪90年代,这里建起了一批汽车维修、服装生产、机械加工类的工业厂房,随着时代变迁,园区产业普遍低端落后,租金、税收水平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而且,部分化工类企业设备设施及生产场所落后陈旧,无证资产和违法搭建普遍,环保和安全隐患突出。
这一问题摆在了黄二村人的面前。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存量产业资源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在充分考虑毗邻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黄二村决定将自身定位为高端产业发展用地,通过打造科创园区,引进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实现集体资产转型升值。
打造科创园区头部步就是要清理“地盘”。黄二村坚持“保留修复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原则,主动与各家企业进行对接,担负起4万多平方米厂房的企业清退和拆除工作,并向企业宣传优惠政策,及时化解清退矛盾。通过清理“地盘”,黄二村盘活了闲置资产,唤醒了“沉睡”资源。
为加快推进黄二村地块整体转型工作,2019年5月,由区资产公司、颛桥镇、黄二村和龙湖集团四方成立了合资公司,总体投入2.6亿元,项目开启后,区镇两级税收收入将用于扶持项目转型升级。这种由集体资本控股、国有公司入股、市场主体充分参与的合作转型模式,为黄二村的整体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本、管理和运营保障。
黄二村整体转型工作始终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为更好实现项目改造和招商,充分依托龙湖集团的专业素养和招商优势,项目整体由龙湖集团负责,引入“蓝海引擎”产业招商团队,推进黄二村整体设计、改造和招商等工作,搭好台子,吸引“金凤凰”。
2019年以来,项目积极探索“区、镇、村、社会资源”四级联动模式,同时在上海交大的资源优势和支持下,优质产业项目纷至沓来,科创资源不断积聚,今年3月开园以来,已签约25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头部企业。据悉,全球协作机器人头部赛道企业——节卡机器人,现已正式入驻淡水河畔科创园东区,C轮融资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这是近年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蕞大的单笔融资。
考虑到拆建工作对村级集体收入带来的短期影响,镇党委政府以托底保障形式确保村级收入不减少,并允许村集体通过回购形式增持至55%(镇级45%)的股权。改造后,虽然厂房面积没有增加,但随着品质提升,园区租赁价格水涨船高,当前入驻率已达55%,在满租情况下,预计年租金收入超过3000万,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黄二村打造科创园奠定良好基础。黄二村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竹高新技术开发区,零号湾、沧源路创业街区等环绕周边,在招商过程中,黄二村淡水河畔科创园坚持以低能耗、环保、高经济贡献等为导向,引进符合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智能制造企业,走好集体资产转型升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头部步。
据了解,黄二村淡水河畔科创园项目产业定位严格对照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一体三翼”产业定位,即以智慧技术为主体,形成智慧健康、智慧信息、智能制造的产业格局,为打造市级“双创”示范街区、服务好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