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与孵化器:双轮驱动北京丰台区科技园发展
科学网首页科学时报正文
作者:张赋兴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1-6-29 5:55:42
总部与孵化器:双轮驱动北京丰台区科技园发展
北京市丰台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蕞早的三个园区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丰台科技园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也是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副主任段海波在日前举行的中关村孵化器发展论坛上介绍,在多年发展中,丰台科技园明确定位,瞄准总部经济和孵化器经济两大经济增长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总部经济和孵化器经济已成为丰台科技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实现了互相融合、交叉促进的良好局面。
总部经济:立足自身定位的必然选择
丰台科技园是全国首家倡导发展总部经济的科技园区。2002年,丰台科技园为了避免发展大型科技制造业的劣势,同时又要满足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
正确的发展思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园区总部经济发展迅速。
截至2010年,园区已有总部型企业达236家,上缴税费占园区总数比例达70%,以企业决策管理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财务结算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市场营销中心五大中心为特征的总部经济在丰台科技园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丰台科技园总部企业的投资遍及全国,已形成一批总部特色企业群,包括以中铁总公司通用技术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和以建龙钢铁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集团,以中成进出口等为代表的国内上市公司,和以博奇电力等为代表的海外上市公司,以航天时代等为代表的科技型大型企业,以中铁快运等为代表的大型物流企业总部。
事实上,早在2001年,为了适应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丰台科技园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招商的思路,开始了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项目和总部基地的建设。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后工业化时代商务花园的超前理念,在开发模式上大胆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操作,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为当时国内国家级高新区开发模式当中所仅见,迸发出了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总部基地以生态化、规模化的规划形态建成了500栋总部楼,入驻企业近600余家,独栋式可分可合的围合规划、开放式的庭园规划已成为现代园区的规划样板,区内酒店、商业、会展等配套设施齐全,初步形成了创新活跃、要素集中、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总部经济聚集区。
目前,丰台科技园已成为承接北京市中心城区企业转移和北京市市外企业进京的重要基地,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总部经济的发展,丰台科技园也在同时探索在空间、政策、服务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环境支撑体系,独栋式办公楼、项目经理制、服务直通车、总裁沙龙、总部投资奖励等形成了丰台科技园较为完整的总部服务体系。
孵化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载体
科技创新以中小企业为主,丰台科技园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同时,也将占园区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作为扶持和培育的重点。
创建于1994年的丰台园科技创业科技中心又称北京IBI,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三家国际企业孵化器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并于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是丰台科技园为中小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重要支撑机构。
2000年,在火炬计划的框架下,中国高新区开始了二次创业热潮。丰台科技园积极响应,率先围绕孵化器建设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以整合内部资源、吸纳外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的孵化器拓展思路,使丰台科技园的孵化器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
丰台科技园以管理输出、品牌输出为合作方针,实现先区内后区外、先大后小、以商招商的拓展策略,依次与国企、商企、乡政府、民营企业合作,先后建立了14家分中心,构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孵化器发展格局。
目前,在长约12公里的科技一条街上分布着19栋孵化器楼宇,约24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成为承载丰台科技园17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空间载体,吸纳就业人员4万余名。孵化器网络中拥有国家级孵化基地3家,市级孵化基地3家,区级孵化基地9家。
此外,丰台科技园也创建了以创业培训、实验室共享、中介服务、投融资、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服务孵化体系,并将分级分类孵化和巡诊式服务的理念运用到实际孵化服务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孵化服务新模式,成为了丰台科技园孵化器的重要支撑和扶持入孵企业成长的理想平台,为科技、人才等要素聚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树立两个发展重点必然面临资源的争夺问题,但段海波介绍,丰台科技园在打造总部基地和发展孵化器产业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形成相互支撑的效果,共同促进园区经济发展。
首先是总部基地为孵化器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孵化器企业经过创立、发展、成熟阶段以后,必然要向孵化器外寻找产业发展空间,总部基地的建设特点为孵化器毕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如金奔腾等十家曾经的入孵企业现已在总部基地生根发芽,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是孵化器企业为总部企业提供了技术来源,以及配套与支撑服务。孵化器企业主要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立足根本,目前丰台科技园内孵化企业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等创新成果达到400余项,其中有些科研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孵化器网络内众多的科技项目同时为总部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来源、项目配套和服务支撑。
三是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孵化器的产业集聚效应与吸引力。总部企业的规模效应有效地增加了孵化器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效应。近年来,孵化器网络的招商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每年平均吸纳新入驻的企业达200余家。
合理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丰台科技园入驻企业已超过4000家,实现技工贸收入1950亿元,位列中关村十园第三位。
段海波介绍,面临北京市建设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城南行动计划这两大机遇,丰台科技园下一步将通过建设产业联盟等各类服务平台,促进园区中小企业做强做大,通过以大带小、互利合作,促进大型企业总部与中小型企业的有效对接,使园区中小企业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后备军,促进总部经济与孵化器经济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加速推动园区经济快速良性发展。
《科学时报》 (2011-06-29 B2 园区 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