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将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介绍,北京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战略科技力量,充分体现“北京担当”。北京将加速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在京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
“同时,围绕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聚焦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更好体现‘首都特色’。”许强说,北京将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产业领先发展;支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先进智造”产业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科技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此外,北京还要围绕国际化特点和需求,聚焦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以及开放创新生态营造,体现“高水平改革开放”。许强说,要瞄准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目标,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对全国创新驱动引领作用。
29日,国新办举行加快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海市会同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成立了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办公室,坚持按季度调度协调,大力推动优势创新资源加速向上海集聚。目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年来,上海宝山区围绕“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战略目标,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涌现了一批科创先锋,费勉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嘉峰博士就是其中一位。
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表示,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将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