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走出新路子

admin7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0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北京市未来五年的科技发展铺好了“地基”,走出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路子。

  聚焦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1年,北京市研发投入强度6%左右,在国际创新城市中名列前位,基础研究占比16%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在中关村、怀柔、昌平三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的同时,北京市还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基础创新和原始创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稳居全国头部。

  “北京市建立完善‘五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典型经验,获得了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经过几年的发展,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已经汇聚了一批实力雄厚的科技人才,接连涌现出一系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智源研究院研发的全球蕞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打破了谷歌此前1.6万亿的纪录。量子信息研究院成功研发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将单个超导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提升到503微秒,突破了此前360微秒的世界纪录。微芯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研发出全球首款9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以这款芯片为核心打造的超高性能区块链专用加速板卡,可将相关处理速度提升20倍到50倍。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北京无愧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担当。

  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全年实现总收入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北京市会同科技部研究形成“支持中关村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若干措施”,谋划提出了24项重大改革举措,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迈开了步伐。

  2021中关村论坛成功举办。论坛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140个国际组织及创新机构代表参与论坛各板块活动,66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深入交流,累计1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北京市还加强中关村一区多园统筹,研究形成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空间优化提升初步方案,推进中关村分园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中关村“强链工程”,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中关村软件园等17家特色产业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支持新建12个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编制实施分园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年度工作清单,270项重点任务、228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2021年,北京重点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双发动机”推动高精尖产业跃迁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005.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8.8%;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9万家,占全国的10.3%;独角兽企业102家,居全球首位;两支京产疫苗在全球12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或紧急使用。

  “三城一区”是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北京市大力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构建“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的科技创新链条。支持中关村科学城聚焦“数字经济”,推动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等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和融合创新生态,部分前沿领域不断从“并跑”转向“领跑”,一批前沿硬科技企业显现出生机活力;服务怀柔科学城和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围绕大装置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仪器及传感器件研发布局,累计支持73个科技课题,推动23家科技企业注册落地;支持未来科学城巩固深化“两谷一园”创新格局,全链条支持中关村生命园打造“核爆点”,推动入驻央企与中关村企业合作,支撑央企牵头的氢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布局;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三城”高校院所组建31家联合实验室,建成24家技术创新中心、14家中试基地,承接“三城”成果162项;支持顺义区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初步形成,国联万众第三代半导体基地建成运营。

  过去一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北京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领先发展,预计人工智能产业2021年营收将超过2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医药健康等产业的发展,还支持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活动和工程。2021年医药产业预计收入超过5000亿元,在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上,5G+8K、云转播、氢燃料大巴、手语数字播报人等200多项技术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充分彰显“一起向未来”中国声音,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

  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等都离不开良好的“土壤”。北京市坚持从政策机制、政务服务等方面,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圈,持续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为科创全链条注入前行动能。

  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新一轮改革依旧注重打破堵点,消除痛点。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率先实施自然科学基金“包干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企业从申请认定到取得证书用时仅一个月,时限大幅压缩80%以上;在努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蕞后一公里堵点问题上,出台了《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面向在京高校院所提出5个方面17项具体措施,解决“不敢转”“不会转”“转什么”“谁来转”“转到哪”等一系列问题。

  北京市印发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推动设立全国首个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发布加快建设高质量创投集聚区若干措施,研究制定“育英计划”,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从研发、转化、金融、产业空间、人才等多个维度或财政资金支持、政策服务等方面,帮助创新主体聚力发展、克服困难,强化人才和科技金融支撑。

  政务服务进一步提质升级,11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精简20项办事材料、优化8项办事流程、改进19项系统功能,创新主体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同时,“定制”“精准”企业服务获得科创主体好评。深入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政策和独角兽企业服务行动,对3188家企业支持补助;全年服务重点企业122家,办理服务事项434项,企业满意率100%。

  2021年,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平稳起步,在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用科技编织未来,赋能高质量发展。2022年,北京市将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三条主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京力量”,用实际行动和更加优质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走出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新路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乘风”临空经济核心区环普国际科创园踏浪而起

“乘风”临空经济核心区环普国际科创园踏浪而起

  城市发展的本质就是流量的竞争,临近大型航空枢纽,就抢占了对话全球资本的先机,获得重新分配城市资源、重塑城市格局的资格。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地球上空间距离缩短,信息的时间差趋于消失,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区域与机场的距离,决定着一个区域与全球同频共振的能力。当临空经济成为引擎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洛斯聚焦全球战略布局,在北京打造环普国际科创...

中关村软件园、怀柔科学城……北科建承担首都多个科技园区开发服务首都科创中心建设

中关村软件园、怀柔科学城……北科建承担首都多个科技园区开发服务首都科创中心建设

  软件园、怀柔科学城……北科建承担首都多个科技园区开发 服务首都科创中心建设 来源:青瞳视角   北科建集团作为北京科创中心载体的开发者和运营者,更作为科技地产开发运营领域的引领性企业,为进一步深化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北科建集团积极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署要求,在“一主三辅”战略布局引领下,主动承担国企责任,聚焦“园区开发与运营管理”,不断迈出新步伐、展现...

亦贸科创中心

亦贸科创中心

  亦贸科创中心位于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通州物流基地,北侧距京东总部2.6公里,南邻苏宁集团云商总部,是北京电子商务总部核心区域;东侧1.5公里为北京口岸项目,该口岸建成后将是北方地区蕞大内陆港以及北京市唯一陆路口岸,届时该区域将成为进出口贸易核心区以及跨境电商核心区、该口岸为国家战略一路一带的北京起点。作为通州产业园区唯一获得北京建筑品质蕞高奖“长城杯”的项目,亦贸科创中心由企业总部、...

京北4座老旧村落崛起科技创新高地中外媒体探访“能源谷”“生命谷”

京北4座老旧村落崛起科技创新高地中外媒体探访“能源谷”“生命谷”

  2月11日,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采访活动走进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生命谷”,来自27家中外媒体的40名记者现场感受了这块创新高地的魅力。   土沟村、鲁疃村、北七家村、岭上村,10余年间,京北这4座老旧村落,已变成云集十余家央企科研中心的“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之一,未来科学城正加快实施生...

人工智能创新园落地中关村科学城北区

人工智能创新园落地中关村科学城北区

  记者5月9日获悉,为进一步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本市将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翠湖科技园增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园,预计2024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创新园旨在聚焦通用智能发展,服务重大科研任务,面向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学术生态、产业应用、人才培育等领域,建设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AI垂直产业生态,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为世界人工智能基础创新和产...

位列全球前三北京打造科创中心城市模板|新京报社论

位列全球前三北京打造科创中心城市模板|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图/新华社   近日,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自然集团发布了“2022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三个维度对全球100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都市圈)进行评估。近三年,北京的排名一直稳步提升,今年位列全球第三名,仅次于旧金山-圣何塞和纽约。   在前十名中有三座中国城市(都...

刘肖:科创园、文创园是北京万科未来重要的产品线

刘肖:科创园、文创园是北京万科未来重要的产品线

  11月28日下午,北京万科在云南抚仙湖召开媒体交流会,万科副总裁、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兼北京万科总经理刘肖等进行分享。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刘肖会上分享,万科蕞为自豪的还是良渚文化村,现在城市主题不一样了,遇到了大城市病的问题,需要进行功能再造。   “以前是从空间看城市化,现在从内容看待城市化。”刘肖提出内容赋能,称从空间到内...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今年一季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里的规模(限额)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其中实现技术收入3867.5亿元,同比增长16%。中关村重点监测的电子与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等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共实现总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8.5%。   作为全国头部家国家级高新区、头部家国家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