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转移给我们招商带来的机会(京津冀篇)
h3为了有效地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将北京市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毗邻的津冀地区,也在客观上对津冀两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1、一般性制造业。2、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3、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4、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h3
h3在这四类非首都功能中,我们认为,我们招商引资工作者大可姑且把前三类视为非首都功能产业向京外的转移。/h3div京城产业转移对津冀两地有哪些利好?/divdiv北京市将逐步把技术含量一般、效益不错、污染不大的产业向津冀两地转移疏散,主要包括建材、化工、纺织印染、钢铁加工、小家具生产等产业。这些自京城转移的、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将有力地带动津冀两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地更为落后的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div
h3按照工信部等部门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由津冀两地承接的产业除了上述一般性的制造业之外,还包括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产业。/h3
h3通过此次疏解京城相关产业、京津冀高端产业集群的构建,天津市在错位发展上做足文章,做实“北方经济中心”!河北省借力京城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绿色崛起!/h3
h3此次京城相关产业的疏解以及津冀两地的产业承接,充分考虑了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根据有所接、有所不接的原则,津冀两地也分别按照产业功能定位,出台了本省市禁止和限制的产业目录,有效促进了三地产业合理布局和分工协作。/h3h3在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具体行动上,河北省确定了40个承接平台,天津整合了“1+11”个承接平台。既保证了把一般性制造业作为产业升级转移的重中之重,又兼顾了生态环境保护。/h3h3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各地招商引资的启示就是:因地制宜、协同发展是我们的遵循和路径。/h3divbr/divdivbr/div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