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创新发布:1+1>2解构创新背后的协同力量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北京亦庄创新发布:1+1>2 解构创新背后的协同力量
(通讯员 田艳军)近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内的北京通敏未来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通敏)约3500平方米的厂房装修工程接近尾声,启动运营在即。其新厂房内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垂直领域的多个专业中心,将为经开区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研发过程的检测服务,护航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环节提供专业检验检测服务的企业,经过与区内的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与检测服务能力,已为宁德时代、北汽新能源、宝马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企业与世界500强车企提供服务。
由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创立的绿传(北京)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传科技),与北京通敏有共同点,同样借助国创中心这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协同研发,经过短短几年成功开发汽车传动系统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大批量产品性能输出的高度一致,集成了人工智能算法的控制系统迅速推向了特种车辆领域进行应用;也同样受区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吸引落户区内,将在区内依托产业创新环境、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新能源智能汽车电驱动系统,为北京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补齐传动系统研发配套的“拼图”。
国创中心作为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在北京经开区挂牌成立以来,在创新机制体制、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努力向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共性前沿技术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新能源汽车科技协同创新体系龙头的目标不断迈进。已经搭建完成前沿技术检测验证平台、开发开源整车验证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和先进技术创投孵化平台等多个平台,在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技术层面上布局,也在逐渐实现平台化的目标。已完成绿传科技、合工******等多个项目入孵,落地多个地方政府合作项目。
凭借平台协同创新能力,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蕞新发布的《2021年拟纳入中关村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名单予以公示的通知》中,国创中心搭建的“车规芯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榜上有名。经开区内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搭建的“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平台”、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搭建的“中关村应急产业创新平台”也一同登上本年度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名单。
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是科技成果转化承载环境及技术创新环境持续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作为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北京经开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如今,北京经开区已引进、建成了20多个技术创新中心、10多个中试基地,同时依托区内四大主导产业领域企业聚集的优势,聚焦主导产业,补齐延伸产业链,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示范区,推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特色载体的建设运营,打造“龙头企业+孵化”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促进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持续优化产业链与创新链,升级科技成果转化承载环境与产业创新环境。
截至目前,已连续三年发布年度中关村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名单,共有40余个企业平台纳入该名单,其中11个为北京经开区内企业搭建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北京经开区纳入名单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成果共享、标准创制、构建专利池、市场应用推广、产业生态建设等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技术短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重点产业发展发挥重大带动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