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累计新增注册主体1973家

admin6个月前 (09-26)北京产业信息12

  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 (池梦蕊)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高,在科技研发、创新协作、引领发展等方面合作面广、潜力大、动能足,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中日国际创新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包括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中日示范区”)在内的国际合作平台开拓了新空间。

  中日示范区紧紧跟随国家政策指引,抢抓历史性机遇,在打造创新发展载体、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引聚外资企业落地等方面久久为功、破题攻坚。截至2022年底,园区累计新增注册主体1973家,重点落地项目269家,外资企业62家,签约项目71个,其中2022年引入包括日本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恩藤照明、日本知名金融机构绮罗星银行、日本数码创新株式会社首家在华公司滔厚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引领企业惠然科技等国际创新型企业。国际科技创新协同中心建设正式启动,企业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设立20亿元“中日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发展。

  聚焦对标一流  加快高标准产业载体建设

  据了解,中日示范区以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园区为标准,强化战略规划引领,为开发建设提供纲领蓝本,滚动开发建设中日示范区核心起步区,打造具有要素成本低、绿色低碳、简约时尚、承载能力强的高标准产业功能区,加快基础配套设施、环境提升改造、慢行系统等规划建设,从而构建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环境。

  中日示范区率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并加以落实,持续推进建设集“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国际企业服务中心、国际创新孵化空间”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科技创新协同中心,高效链接国际顶尖科创资源,导入国际先进技术,吸引一批具有全球领先自主研发实力且潜力巨大的国际创新企业集聚,打造高水平国际科技转化新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新载体。目前,首批入驻项目包括:伊藤忠纤维、信铭冠嘉、欧力士创新中心、滔厚数字科技、中法文化科技创新加速器等,未来三年,计划入驻国际创新企业20余个,招引国际化人才百余名,培育小巨人企业10余个。

  坚持国际视野  高质量打造外资集聚发展高地

  据悉,中日示范区坚持“立足日本,放眼全球”,积极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结构布局,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里程碑和新起点,抓牢RCEP生效等利好机遇,围绕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强化“清单式”“走出去”等精准式招商,提升对日合作的“高度”和“深度”,加大欧洲、“一带一路”区域等合作“广度”和“力度”,开拓日本代表处、欧洲产业中心、美洲大西洋产业中心等海外渠道资源。同时,加强与日本伊藤忠、丸红、松下、麦肯锡、贝恩等世界500强的紧密合作,对接主导产业链全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及新生独角兽型企业,探索打造国际特色小镇,引进索尼、丰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国际隐形冠军项目、中小型创新企业,力争全市80%新增日企落户大兴,实现“引进一家,带来一串”的标志性可视化产业效应,加快构建国际创新合作新高地。

  围绕创新服务 构建国际水准营商环境

  中日示范区紧紧围绕“构建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进知识产业国际化保护、推进与国际创新制度体系对接等方面先行先试”,主动对照国际规则、规制、标准,推动更多创新型政策在园区开展先行先试,完善“RCEP+”服务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RCEP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充分发挥北京首个知识产权保险工作示范园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国知局审查员实践基地等优势,为国际企业提供“家门口”的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强化综合配套楼服务供给,打造成为国际论坛、双边会议、品牌活动、商务洽谈的集中承载地。发挥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服务效能,为国际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创新、数字化应用、人力资源、融资促进等专业服务。全面启动中日创新基金运行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硬科技、初创企业的长期资本支持,助力引入具有国际要素的高精尖产业。借力专家委员会专家智库资源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组团式赴外推介洽谈,精准宣介园区发展优势及前景,靠前了解外资企业发展诉求,开展系列海外创新合作活动,打响中日示范区国际创新合作“金字招牌”,为中日示范区招商引智持续聚合力、添活力。

  做自己健康的头部责任人 北京发布新型冠…

  北京:让市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

  2023年起北京大病医保起付标准调为3…

  北京大红门服装城“华丽转身”新型园区打…

  北京新增897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 名单…

  通州南大街腾退保护更新项目打造城市更新…

  北京:全力以“复”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新年头部天 建设者为“轨道上的京津冀”…

  北京文旅业持续复苏 营造元旦、春节浓郁…

  北京调整基本医保医用材料报销标准 1月…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建国70周年特别报告】首都科技创新发展70年(二)——发展成就

【建国70周年特别报告】首都科技创新发展70年(二)——发展成就

  70年来,首都科技创新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着创新型国家建设。   建国初期,北京市的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屈指可数,全职的科研人才更是寥寥无几。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1991年,北京市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为22.8万人,占北京市年末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6%;到2016年,北京市科...

中关村东城园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措施激发创新活力

中关村东城园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措施激发创新活力

  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近日举行了一场热烈的学习交流会,各部门负责人和园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近几年园区的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东城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于锋池表示,东城园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园区改革发展提升...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奠基 加速北京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建设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奠基 加速北京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建设

  新时代下,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9月17日,总建筑面积45万㎡的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奠基,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北京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北京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北...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被认定为首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被认定为首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近日,朝阳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成为北京市首家国家 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近期,商务部、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知识产权局、中国外文局等7部门共同开展了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和语言服务等4个领域的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评审认定工作。经地方申报、省市商务和人力社保部门初审推荐、第三方机构客观指标评价、专家评审、...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在京开园

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在京开园

  8日,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中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开园暨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投产下线活动,由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生产制造的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首列车正式亮相。   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位于房山区高端制造业基地,一期工程总投资近26亿元,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契合北京建设“四个中心”的首都新功能定位、由政企联合打造的京西南高精尖产...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原标题:产业+园区双轮驱动 北京“两区”探索开放新模式   产业领域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重点区域开放,打造创新政策集成的试点示范。纵横推进、条块结合的北京“两区”建设,正以产业+园区双轮驱动的开放新模式,为国家探索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益经验。   政策突破 园区先行先...

产业地产七大变化下一个风口在哪?

产业地产七大变化下一个风口在哪?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   作为产业体系中的一环,产业地产承担了基础载体的供应使命。在过去的 10 年里,经历过大干快上的黄金时代,也面临着潮水退去的深耕时代,其底层逻辑已悄然发生改变。   从客观环境看,工业准入门槛提高、 标准地 改革、特色园区兴起,产业地产开发政策与早期不可同日而语;从参与者看,...

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预计年底封关运行

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预计年底封关运行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30日电(记者 杜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区正全力加快综保区建设,确保年底封关运行。京冀已成立联合建设指挥部,封关验收设施北京部分3个卡口、8条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完工,河北部分主卡口已完成独立基础施工。   这是记者29日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的。北京蕞新公布了《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