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处旧厂房迎来第二春多国领导人曾到访已成为文旅新地标
时代要发展,有越来越多历史印记的地方会淡出我们的视线,我们现在走进一座城市,入眼之处皆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街道之上满目琳琅地摆放着各地小商品。而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很多时候会被人忽略。有人会问,哪些能称之为一座城市的灵魂,我私心里认为那些有着文化底蕴,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留下了不少历史印记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这座城市就有太多的印记,除了故宫和长城,近代见证这里工业发展和崛起的地方,也是非常值得大家记住的,
798在蕞初的时候是我国头部个五年计划中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这里是中国电子工业史上的开头,所以这个地区的历史和建设是可以载入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史册的。这里的工厂规模建设,比之许多德国的工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到了21世纪,北京的发展已经趋向于高新产业的发展,原本这里的6家工厂经过整合组成了“七星集团”,整合之后的厂房就有一部分被空置下来,很多厂房也就迎来了“萧条”时期,七星集团将这部分空置下来的厂房进行出租。
原本以为要就此没落的厂区,在这一次迎来了第二春,一位美国人租下了其中一座食堂,将这里改成了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由于这位美国人本身的工作就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他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里,从此整个厂区迎来了非常多热爱艺术的人来这里租下厂房改造成工作室或者是展示空间。
因为来这里的人每个都有各自的艺术理念,渐渐将这里改造成了风格各异的片区,从此又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前来,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798艺术区。由于艺术界的“蝴蝶效应”,这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2004年,有多国首相来到这里参观访问,这其中就有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等人,对于这里的变化也让他们感叹不已。
如今的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了北京文化旅游的一座新地标,如果说故宫长城代表的是中国古代的魂,那么在798看到的,就是中国近代发展的一部辉煌历史,在这里可以充分看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于全世界文化的各种包容和吸收。
如果到北京旅游,这个文旅地标是不可错过的存在,到798艺术区可以乘坐公交到大山子路口南站下车,也可以乘坐地铁换乘公交到达,若是自驾过来,车辆可以直接开进厂区。
对于北京一处旧厂房迎来第二春,多国领导人曾到访,已成文旅新地标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