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招商攻坚有“良方”
我市部分县区和部门招商引资经验简介
7月4日,我市围绕产业大招商攻坚举行第三季度“一季一主题”现场推进会,深入分析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动员全市上下攻坚突破抓招商,激发发展新动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会上,芗城区、龙海区、长泰区、南靖县、漳州台商投资区、市住建局、漳龙集团主要负责人作经验交流,汇报了各自抓招商工作的亮点。本报今日刊发发言摘要,以供各地各部门互学互鉴、互促互进。
推进“以商招商”释放“乘数效应”
今年来,芗城区持续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推动全区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大龙头”聚链引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的要素优势和核心作用,加强与供应商、市场商衔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打造专业集群,实现以商引商。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三宝集团,依托集团在冶金新材料产业的先进技术、低价原料,支持集团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引进辉源、银球等7个下游项目。
以“商协会”牵线引商。依托商协会人脉、资源优势,引凤来栖、支撑发展。芗城区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福州、深圳、北京等地开展外出招商8次,在疫情期间先后举办两场“云招商”活动,与异地商会保持常态联系。依托闽西南公司、台商协会等运营商专业力量,精准联系11家优质企业入驻盈科智谷产业园。
以“产学研”赋能引商。鼓励龙头企业精细分工、专业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不断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微笑曲线”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三宝集团产销分离,发展总部楼宇经济,建设运营三宝广场,吸引餐饮、商超、酒店等业态洽谈入驻。深化盈趣科技与厦大、闽南师大等院校合作,以企业高科技产品研发为需求,吸引康创等6家上游配套企业入驻。
以“优环境”惠企引商。组建招商分队外出蹲点宣传,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落实正向激励,推动视瑞特光电等企业区域总部落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园区项目立项、技改备案、用地许可等审批权限,实现企业“足不出园”享受“一站式”服务。⊙芗闻
今年来,龙海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强化“一把手”招商意识,主动走出去对接、请进来洽谈,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努力形成更多经济总量。
知己知彼定方向。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重新梳理谋划“4+4”重点发展产业和“4+4”园区招商平台,拟定重点产业集群招商地图,更新《龙海投资指南》,尽可能把企业、市场、合作模式、经济模式研究透,走好招商引资“蕞初一步路”。今年来,龙海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到南京、深圳、福州等地开展招商12次,精准对接远荣智能装备、大禾科技等20多家企业,有效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落地。
有来有往促交流。坚持定期拜访目标企业,与客商保持密切沟通,以“三顾茅庐显真诚,买卖不成仁义在”理念,在交流接触中碰撞合作商机。擦亮“拢来龙海给你精彩”招商名片,去年11月在龙海举办“拢来龙海给你精彩”招商引资大会,今年“618”,联合万洋集团在厦门举办专场推介会,13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签约16个项目、总投40多亿元。聘请在外乡贤为“招商大使”,首设北京等7个招商联络处。
全心全意优环境。坚持优化创新营商环境,区四套班子带头深入工厂工地,实地解决难题,实现项目建设调度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1+1+1”项目全程服务模式,全力推行“交地即发证、拿证即开工”。部署开展“清三低破五未”行动,推动“洽谈项目快签约,已签项目快到资,到资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开投产,投产项目快上规”,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都受益。⊙龙闻
今年来,长泰区全面推行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链长制”,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总链长”、三名区委常委担任“分链长”,推动产业链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
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聚焦三大主导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大环节,精心编制产业链发展计划、发展路线图及重点目标企业名录表,按“图”招商引资、对“表”补链强链。比如,引导53家物流企业成立长泰物流协会,全力保障251家规模工业企业物流畅通;针对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等配套产业缺失问题,引进龙晟模具、鑫湖自动化等项目,进一步补齐链条短板。
全面推行链长制招商。将产业链招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组建3个产业链招商组、5个招商小分队,选聘28名招商顾问。今年来,3位产业链链长累计外出考察调研、招商引资40多次,新签约三大主导产业链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92.9亿元,其中,电子信息项目7个、投资33.4亿元,智能制造项目12个、投资36.4亿元,新材料项目13个、投资23.1亿元。
强化产业链龙头引领。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准入、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产业链向龙头企业集中集聚。比如,以立达信光电子为龙头,规划建设1000亩物联科技产业园,落地10多家配套企业,建立了40多家本地企业供应网络,并促成立达信运营总部及1300名产业人才从厦门迁入长泰;以漳州宏发为龙头,在港园工业园规划400亩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采用联合体招商方式,引进松竹新能源、光弘电子、广泓工贸等上下游项目,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1至5月,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08亿元、税收4.2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700亿元。⊙泰报
今年来,南靖县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创新推行“委托招商”工作模式,激活发展新动能。
依托“好平台”,运作更高效。南靖县先后与深圳企业投资产业发展公司、深圳中邦企业服务平台签订委托招商协议,通过公司牵线搭桥,引进深圳镧铂万电子、东望精密等3家智能制造生产企业,总投资13亿元。发挥异地商协会的平台优势,设立11个驻外招商联络处,聘任30名招商大使,挖掘异地商会商企资源,加强与台湾电电公会、机械协会等外地商协会的联系,帮助开展招商工作。
激活“好模式”,对接更精准。突出“委托重点”,围绕全县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食品健康等主导产业,向第三方委托机构提供南靖园区规划、优惠政策等“招商图谱”,推动产业项目与投资资源实现精准对接。明确“委托方式”,第三方委托机构深入挖掘符合南靖县产业类型、有投资扩产意向的企业,并发挥自身优势邀请目标企业开展招商推介、考察洽谈。实行“委托激励”,对成功引进符合南靖县招商方向的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0.3%给予奖励;对成功落地的中国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世界500强或外资企业,给予相应的特殊贡献奖励。
营造“好环境”,落地更快速。出台《南靖县项目建设审批“两级三层、五方责任”工作机制》,建立容缺受理事项审批制度,梳理出可容缺审批事项,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出台“双招双引”、购买或租赁标准厂房等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持续加快闲置土地、标准厂房盘活,拉动企业快速进驻南靖。结合“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推动落地企业“立出成效、当年上规”。⊙靖宣
精准打造专业园区有效推进运营招商
今年来,台商投资区大力开展产业运营商招商活动,努力推动招商“不断链”、服务“不掉线”、发展“不停步”。
招商“一张蓝图”,明确“落什么”。紧扣全市“9+5”千百亿产业集群和全区“四大三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精准绘制全区产业招商图谱,高标准建设龙江新兴产业、社头高新技术、吴宅智能制造、恒苍食品产业等四个专业园区,全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地铁经济、机械制造、高端食品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
依托“两种模式”,解决“怎么落”。鼓励国有资本积极参与,大力招引优质产业园运营商、依托运营商专业的团队,推广“区属国企+专业运营商”、区属国企独立招商这两种模式,持续推进园区产业建链强链补链、集群发展。例如,由区属城发公司与中节能实业科创产业园组建“园区联盟”,打造龙江新兴产业园;由区属经发集团独立作为吴宅智能制造产业园运营商,招引发展智能包装机械、高端工程机械等优质产业。目前四个专业园区现有在谈项目51个、意向项目14个;今年来已引进26个优质项目入园,总投资153.2亿元。
实施“三项举措”,力促“落得好”。台商区成立区级招商中心,完善工业项目落地会审机制,坚持以亩产、效益、能耗、环境论英雄的综合评价导向,不断提升招引质效;成立产业园运营商招商专班,研究制定产业园区运营商招商扶持政策,对已入园企业项目则加大跟踪服务;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创新推广“企业+N秒办”“窗口无否决”等多项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受益,今年来已促成万福产业园、丰章实业、金之榕食品扩建等三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记者朱祥超整理
聚焦“建筑业企业招商”全力上项目优环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住建局对照千亿产业奋斗目标,全力开展建筑业招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总承包企业54家,今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
同向发力“抓招商”。全市住建系统坚持“一盘棋”思想,将建筑业招商作为产业培育和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将引入两家市外一级企业作为各县(区)招商目标,结合“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大力推动招商工作。
统筹聚力“上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谋划生成城市更新、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878个,总投资约1860亿元。今年谋划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1042个,年度计划投资420亿元,为建筑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政策助力“优环境”。出台《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六条措施》和9份配套文件,在企业落户、资质升级、工程创优、业务承揽等方面给予扶持,其中,对迁入企业蕞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一级企业享受龙头企业待遇;出台全省首份扶持建筑行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迁入的企业在用房用地、租房购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倾斜。同时,结合我市“万才聚漳”行动,既有企业落地、人才待遇上的支持,又有“真金白银”的奖励,为建筑企业发展创造了力度空前的政策保障。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抓好政策落实,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以蕞优惠的政策、蕞优良的环境、蕞优质的项目,吸引企业来漳投资兴业,共同推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记者杨瑞整理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漳龙集团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聚焦产业发展,形成“基金招引+产业补链”双轮驱动的资本招商新格局。
强基础,拓基金,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引“产”入漳。自2020年9月成立30亿规模市场化的城市发展母基金以来,漳龙集团以漳龙产业投资集团为平台,延伸成立5只子基金,跻身基金投资行业领域。作为我市首家获得基金管理人资质的国资基金管理公司,漳龙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管理多只基金。与此同时,漳龙集团创新提出“基金+EPC”模式,全面参与我市三大片区开发建设。
明方向,突重点,通过聚焦资源优势引“新”入漳。聚焦我市“9+5”产业集群,特别是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与中国船舶集团、三峡集团等海上风电大型央企、国企全面合作,参股光伏组件、海上电缆、海电塔筒等海上风电配套设施的生产制造企业。与中船集团拟在漳浦六鳌共同开发400亩的海上风电产业园。截至目前,集团已投及拟投10.42亿元,全面参与到我市新能源的相关产业链中,实现风、光、储产业链的布局。
定目标,求突破,通过合作拓展路径引“智”入漳。漳龙集团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全面合作,特别是拟与厦门金圆、厦门火炬集团合作的股权基金,将优质培育型企业转移引入漳州,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工作,实现与周边地区产业链无缝对接。⊙记者杨瑞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