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软件园二期正式入驻
软件园二期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园区创新能级和产业层次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北部高端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核心区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总占地面积121公顷,总建筑规模133万平方米的中关村软件园二期项目现已进入正式入驻阶段。记者日前从中关村软件园获悉,文思、广联达等一批项目相继完工,企业员工开始陆续入驻。
2011年部分入园企业举行了集体开工奠基仪式,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建设全面启动,亚信、天元网络、广联达等一批项目率先开工。率先开建的项目都是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重点规划布局软件企业、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和国家重大项目落地的企业或单位。
根据规划,两期建成后,中关村软件园将聚集350至400家企业,聚集7至8万高端人才,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该园将成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北京创造、北京服务”核心承载区,首都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排头兵。
随着二期项目的陆续完工,一座环境清新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高度聚集、自主创新活跃、带动区域发展的专业园区跃然眼前。这也为中关村软件园“要率先成为在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实现《中关村示范区规发展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的在软件及信息服务领域形成拥有技术主导权和产业话语权的产业集群;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据了解,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在开发建设中,应用了很多新技术。
以广联达公司为例,其采用的“浮岛式”设计使整体造型看上去简洁且富有层次,整个项目采用了大量节能环保技术,倒如地源热泵技术、外墙外保温、外窗外遮阳技术、种植屋面技术、屋顶太阳能利用技术、无动力风帽技术等。中庭设计成可调节天窗,目的是既能通风换气又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主楼南侧设计有圆弧形的下沉广场,利于地下室采光。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应用了大量信息化技术手段,“BIM信息化管理技术”、“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条形码扫描物资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全过程施工管理平台应用”、“图形算量软件”等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周放表示,“软件园二期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园区创新能级和产业层次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北部高端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核心区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