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打造“升级版”创业大街
新闻中心央广网国内地方新闻
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打造“升级版”创业大街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刘天思)10月11日,以“创见未来”为主题的“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5)”系列活动在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从而使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成功运营之后,复制和升级成功经验在更大区域内打造创新创业的新热点,为中关村核心区(海淀)本来已经迸发的创新创业热情再添一把火。
“中关村大街”(下称:中关村大街)涵盖了南起白石桥、北至清华大学西门,全长7.2公里,包括中关村南大街、中关村大街、中关村北大街及两侧的重点功能建设区和功能协同发展区,涉及中关村核心区(海淀)6个街道以及中科院、北大、清华等著名科研院所,历史上著名的“电子一条街”以及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全部位于“中关村大街”。按照规划,“中关村大街”建设将进一步突出“策源地”的环节特征,加速形成创业要素集聚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地区的综合创新生态环境。结合沿线地区现状产业功能基础和环境设施条件,发挥轨道交通站点的设施承载优势,统筹利用现状楼宇、大院内部存量等空间资源,构建中关村大街“5+6”的功能布局结构。即: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整体功能布局,进一步明确中关村大街沿线及周边地区的整体功能定位与统筹规划的要求,将中关村大街划分为五个相对不同的特色职能区段,结合不同区段的现状产业基础与空间资源条件,明确各区段的相对分工与定位,实施差异化的改造与设施供给策略;结合区段功能划分和培育,结合轨道站点,重点对中关村大街沿线包括清华西门-北大东门地区、中关村核心区(西区-东区)、海淀黄庄、四通桥、魏公村、首体等六个节点地区进行功能优化和环境设施改善,强化创业和创新服务功能在节点地区的重点培育和集聚。至2017年底,形成一批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突破部分大院、低效用地等存量空间的改造工作,推动创新创业功能向沿线街道纵深辐射,街区综合创新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至2020年底,中关村大街及周边地区综合创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品牌效应凸显,持续产生具有中关村原始创新、技术服务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优势的创客群体和企业集群。
依据“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将开展主题楼宇塑造行动,结合区段功能定位,引导楼宇主体功能的优化,引导楼宇业态向总部型科技企业、智能硬件、电子信息产业、科技金融以及创业服务、创意文化类专业领域创新业态进行转型。当日,分别授予就业创业大厦“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的称号,授予中关村科贸中心“中关村互联网教育中心”的称号,授予光耀东方地下广场“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的称号,授予E世界“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称号,授予中发电子城“中关村智能智造创新中心”的称号等主题楼宇称号。一批创新要素当日也签约入驻主题楼宇。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发布的“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采取开放式原则,以“众筹”的方式向社会征求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中关村大街建设成为一个集众智、汇众谋、聚众力的成功典范,把中关村大街打造成为一条创新的大街、创业的大街、未来的大街,在新的中关村大街上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中关村;海淀区;创业大街;升级
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10月11日,作为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开幕式的一项重要环节,北京市、海淀区领导共同为知识产权一条街揭牌,标志着知识产权一条街借助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热潮开启新的航程。
10月11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 “中关村创新创业季(2015)”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北京人张博、河北石家庄人苏婷,俩人是“夫妻店”创业者,即便是国庆假期也没闲着,带着一个桶装水O2O的创业项目,来到天津约见投资人。如今,津京互联科技创业主题活动中心,已经成为天津创业创新地标式场所。
东北新面貌:年轻人越来越愿意留下来
赶考——再塑党的形象的伟大工程
浙江大学开设舞龙课 170同学选修男女比约3∶2
探访“人造太阳”项目:有望2050年点亮你家灯泡
十九大报告,为什么用了这33个“蕞”?
66万积木重现圆明园三大景观 模型照片网上走红(图)
C919圆国人“大飞机梦”:打造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秦的统一”展出杜虎符、云梦秦简等
多种野生动物重现吉林大布苏保护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