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西城两会发布会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北京西城

admin3个月前 (04-19)北京产业信息39

  1月7日,西城区召开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聚焦控规蓝图 持续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整体提升”。会上,、区城市管理委、区园林绿化局分别作主题新闻发布。

  西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辉介绍,2024年,西城区紧紧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2024—2026)》,以责任担当的姿态和首善之首的标准抢抓未来产业集聚落地西城。不断探索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径,鼓励各园区围绕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差异化、特色化运营,逐步打造“一园一品”的园区亮点。聚焦特色文化品牌培育,通过文商旅体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理念激活新发展动能。稳步推进“828巨人港”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截至2024年12月底,“828巨人港”已注册企业60余家,注册资本金总计约270亿元,通过开展产业政策宣讲、主题研讨、创业沙龙、投融资路演等活动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科创巢”建设开展一年来,已举办活动近百场,活动方向涉及人工智能、企业出海、科技创投等领域,已孵化出机械臂、AI共学会、智造未来等项目。西城区主动求变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以游戏电竞、动漫为主要内容的“泛动画”领域,已成功吸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中国动画学会等重点机构落户西城;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竞工委和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的共同指导下,成功举办了2024北京高校电竞超级联赛总决赛,吸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在京高校参与,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不久前,北京大视听微短剧创作服务西城基地挂牌,多方合力打造微短剧创作生态圈,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助力微短剧产业发展。

  突出园区亮点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西城区现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共14个,共入驻企业611家,其中文化企业471家,园区内从业人员数约为1.1万余人。截至2024年10月,14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各项税费收入合计超过14亿元。其中,新华1949聚焦文化金融;十月星吧广场立足出版主业,已形成出版发行、国际交往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圈;天桥演艺区定位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国家级文化演艺集聚区;繁星戏剧村作为中国首家民营戏剧文化产业园,聚焦“中小剧场集群运营”。各文化产业园区分别聚焦文化消费、创意设计、文化科技金融多元融合、错峰发展。基本形成了产业集聚、示范效应明显的发展态势。各园区既是文化、科技、金融融合的创新地,又是城市更新的承载地和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助推产业发展。2024年,在服贸会文旅专题展上,以“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为主题的西城展台引人关注。全年文化市集活动精彩纷呈,40余家企业参与丁香诗会文化市集、端午“1+4”文化市集等活动,拉动市场消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刚刚结束的第三届“白塔杯”文创大赛以“文化引领 创意西城”为主题汇聚资源,六大赛道征集作品4211件创新高,《中轴线上的小神仙》《中国京剧》IP系列文创等30组作品获评奖项。成功举办大运河世界遗产“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文商旅体融合,实现文化活动、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三个维度的创新突破。启动西城纹样文化基因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梳理西城历史文化脉络,打造全国首个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挖掘梳理区域文化内涵价值的基因工程,设计基因纹样218个、组合纹样320组、纹样器型图320个、单体纹样8000个,形成西城文化数字资产,从“西城美学”文化传播角度讲好“西城故事”。

  2025年,西城区将继续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按照《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2024—2026年)》总体要求,继续加强产业园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布局。持续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储备、培育、引导等工作,提升服务园区及企业的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发挥好西城区文化产业园区协会的作用,持续吸引优质文化企业落户西城,促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紧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围绕“文化+”,以数字化赋能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好金融、数字、人才等相关政策,发挥产业政策的叠加效能,促进文化、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828巨人港”、“科创巢”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泛动画、微短剧、电竞等产业发展,精准扶持,耐心培育,为创意设计、数字文娱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持续加强西城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和推广,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发,多角度展示西城文化魅力。办好2025年“河之端”系列活动,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依托“白塔杯”文创大赛、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以及各类主题文创市集等,推动更多西城文化品牌优秀成果转化,在实现社会效益同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来源:北京西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公示:北京2020年度市级100家文化产业园新鲜出炉

公示:北京2020年度市级100家文化产业园新鲜出炉

  原标题:公示:北京2020年度市级100家文化产业园新鲜出炉   2020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拟认定名单公示公告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根据《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京文领办发〔2020〕4号),######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工作。此次评审包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市级文...

德必集团:创意产业园区龙头助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引进来”

德必集团:创意产业园区龙头助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引进来”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园区化、规模化的表现形式,我国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年蓬勃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服务商,即将上市的德必集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德必集团作为我国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服务商,在我国上海、北京、杭州、成都、苏州、南京等多个城市,以及意大利、美国等海外地区管理运营...

房山投资百亿建“文化硅谷”

房山投资百亿建“文化硅谷”

  记者近日从房山区政府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创头部镇暨“长沟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研讨会”上获悉,位于长沟镇总投资达137亿元的“北京文化硅谷”,目前正加紧建设,预计明年4月建成投产。届时,可直接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产业就业7万人。   据了解,“北京文化硅谷”建设内容包括:华嬉园——青少年数字文化体验基地、安泰园——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

本市发布两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专项政策启动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

本市发布两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专项政策启动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北京市文化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关于加快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京政发〔2016〕20号)、《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京宣发〔2016...

文创产业首度亮相京港洽谈会签约总额近140亿

文创产业首度亮相京港洽谈会签约总额近140亿

  千龙网香港11月5日讯(记者 吕峥)作为首次在京港洽谈会上亮相的领域,北京文创产业一出手便有不俗表现。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京港文化创业产业项目推介会上,9家北京文创机构与香港的合作伙伴签订了十个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总金额24.6亿元人民币。而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组织的银都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等六个大项目将在明天正式签约,协议总金额115亿元人民币,两者合计139.6亿元人民币...

科影融合朝阳推动AIGC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影融合朝阳推动AIGC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新闻10月12日电 10月11日至1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首创·郎园Station举行。本次大会设置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12场平行论坛以及9场配套活动,覆盖新闻、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广播节目、公益广告、微短剧等多个领域,是广电视听创作传播领域规格蕞高、规模蕞大、阵容蕞强、影响...

2027年愿景:北京亦庄科文融合产业未来将实现倍增

2027年愿景:北京亦庄科文融合产业未来将实现倍增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2024年北京国际视听大会的配套活动——视听创新成果发布会,于12月13日在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召开,彰显了北京市在科文融合领域的雄心壮志。根据蕞新发布的计划,到2027年,北京亦庄的科文融合产业市场主体数量和产业营收规模将实现倍增,力求建立千亿级科文融合产业集群。   在会议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北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