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全产业链集聚丰台科技园
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一年多来不断取得进展。图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地标。
□本报记者 张林 通讯员 米佳国 韩兰佳 王晓蕾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以下简称丰台科技园)获批建设“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一年多来,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一批拥有雄厚研发创新实力和核心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带动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的提升,使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
同时,丰台科技园积极对接中关村示范区“1+6”政策平台,稳步拓展轨道交通产业合作空间,完善轨道交通企业******机制与内涵,特别是搭建了一整套完备的人才******体系,为科技园轨道交通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0年4月,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丰台科技园挂牌,以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控科技)“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园区,掀起一轮产业集聚发展的热潮。
同年,“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系统)在北京地铁亦庄线成功应用。该系统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几十年的垄断格局。
作为丰台科技园轨道交通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交控科技长期致力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和磁悬浮三大领域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和产品体系,是我国头部个也是目前唯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CBTC核心技术及装备的供应商。
除交控科技外,丰台科技园还拥有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北京鼎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等具有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
研发带动了轨道交通产业在园区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聚集。目前,园区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北京市级技术中心1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北京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北京市级科技研发机构3家,各级科技企业孵化中心15家。这些科研机构为轨道交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近年来,园区轨道交通企业科技研发成果显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研发国家重点产品8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6项,研发北京市自主新产品17项。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等参建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园区民营轨道交通企业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的项目ND型机车整车试验动态监测装置被列入国家火炬项目计划。该所成功研制弯臂式地坑同步架车机,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地坑式架车机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填补了国际上没有16编组动车地坑式同步架车机架车一次成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动车检修装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创造了3项世界之蕞。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着中国头部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它的运营代表着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园区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的提升,也带动了园区轨道交通产业的飞速发展。一大批优秀企业、优秀项目纷纷落户园区。2010年10月,交控科技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落户园区,实现合同额1.83亿元,2011年预计税收达2000万元;今年1月,中国中铁投资4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中铁产业园诺德中心在园区奠基。另外,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均计划在园区建设研发中心或产业园。今年5月,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悬浮控制器项目落户园区,承担该项目的轨道交通龙头企业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园区成立控股子公司。
目前,丰台科技园拥有轨道交通企业123家,遍布轨道交通整个产业链,资产总额达到1682亿元,年收入达500多亿元。近年来,园区轨道交通产业总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8%,税收增长达41%。
丰台科技园具备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良好基础。除了两大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相继落户,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挂牌成立,产业联盟行动计划(2011-2013年)也正在加紧拟定中。这使园区同时成为国家、北京市、丰台区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重要阵地。
今年4月,丰台科技园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政策平台对接,引入平台资源,共同拓展轨道交通产业合作空间。此举将对园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科技园已形成落地、扶持、宣传三位一体的轨道交通企业******机制。园区根据企业规模、性质、产品特点等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对接方案。
2010年8月,园区组织30余家中小型轨道交通企业进行产品推介,通过政府搭台,使更多的自主创新产品得到轨道交通业主单位的认可。
2010年底,以基地创新能力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重大科技项目得到北京市科委立项,直接促成了北京国铁华晨公司中标西安地铁项目,立项课题中的“轨道客运舒适度和客流监测系统”也纳入匈牙利地铁公司的采购意向。
2011年初,园区组织召开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峰会,对行业典型企业进行宣传,并邀请部分龙头企业的技术专家发表专题演讲,进一步体现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责任心与影响力。
针对新入驻基地以及有入驻意向的企业或项目,园区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指派专人以“一对一”方式全程跟踪落地情况,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落地后,负责人还不断做好企业与各级政策的对接,并组织产业基地或联盟开展企业交流活动,以增进了解、促进合作。
今年,园区还将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信息管理与******平台,以更好地对接企业需求,加强企业对产业链条、产品布局的了解,也为国家、北京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提供参照。
此外,园区还将设立北京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总计15亿~2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高成长的自主创新型轨道交通企业,推动产业全面发展。下一步,园区将逐渐形成以轨道交通产业基金为主,以中关村发展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各类投资机构为辅的10亿元级投资平台,为实现产业大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丰台科技园为保障轨道交通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搭建了一整套完备的人才******体系。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咨询、指导和代理等基础人事******,还帮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取才、选才和用才”的工作;为行业发展的特有人才、专项人才以及贡献突出人才提供专人全程指导,帮助企业解决高层次、急需人才的引进难题。
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江斌,丰台科技园职介所提供了全方位引进******。江斌主持的结构设计项目被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火炬计划。园区急企业之所急,设立专人对该单位提供全流程******,对引进所需申办材料逐一说明讲解,并多次派专人******进行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了引进申报工作。
2010年,由丰台科技园区申请的“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创新能力建设”课题获得北京市科委立项。该课题把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作为重要内容,并建议每年给予产业基地一定数额的科技创新人才户口进京名额,或对在技术进步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以促进智力资源聚集,提升产业基地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2010年,丰台科技园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丰台区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和专网建设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下设的4个企业之一,为园区轨道交通科研开发、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及人才流动搭建了平台。
同时,北京市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获批成立,园区有4家企业成为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其中两家是轨道交通企业。
正在建设的中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将在园内形成一个高附加值、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及工程******产业链,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科技产业园,将为新型高端轨道交通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实现轨道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力争在未来3~5年使园区集群骨干企业达到300家,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上缴税费30亿元。
目前,丰台科技园已将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列入园区“十二五”核心计划,园区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专业园区。
《科学时报》 (2011-06-08 B1 区域周刊)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